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

日期:2020-04-1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 本文关键词:之旅,认知,学期,报告,建筑

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 本文简介: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这次的短学期从6月30号开始,至7月9号结束,包括了3天上海之旅和4天杭州之行。在这期间,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建筑设计,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接下来,就让我来简单汇报一下。上海之旅的第一站就是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高等学府之一,它的工程类专业全

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 本文内容:

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

这次的短学期从6月30号开始,至7月9号结束,包括了3天上海之旅和4天杭州之行。在这期间,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建筑设计,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接下来,就让我来简单汇报一下。

上海之旅的第一站就是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高等学府之一,它的工程类专业全国闻名。它的建筑系和规划系是全国最好的设计类之一,而它的土木工程是全国无可争议的第一。所以说,同济大学校园内的建筑极具欣赏价值,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我首先参观的是它的综合楼,因为在吴涌老师的介绍下,我知道它的建筑是极其特别的。一般高层建筑为保持其稳定性中间都是实体承重的,因为重心都是在中间的,而综合楼整个21层都是打通的,进入大厅就感觉十分大气,宽敞。老师说也只有同济大学这么牛逼的土木系可以满足这幢楼的构造。我也从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它的基本资料:

教学科研综合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北角,占地面积156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24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1层,建筑高度约100米,象征21世纪,是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建筑。该大楼从建筑设计到结构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考虑,融合了同济大学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是学科综合优势的集中体现和展示。反映了当代国际建筑设计的最先进理念和未来趋势。概念方案出自顾问教授、法国著名建筑师JEAN

PAUL

VIGUIER,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方案深化和施工图设计,建筑师团队由任力之、张鸿武领衔。

整个建筑主体平面呈正方形,以5.4米轴网均匀分隔,楼层功能平面呈L型,长边等于9倍于5.4米模数正方形的边长,短边由三个5.4米模数复合。L型平面每三层对应形成竖向基本功能单元,21层共七个单元实体在相邻处呈90度旋转叠加(其间由六个两米层高技术层实现其结构设备转换),构成16.2×16.2米统高中庭及与之贯通螺旋上升的组合中庭。建筑外形像叠加起来的“巨型魔方”,极具时代感。大楼内设计大胆采用大空间、“楼中楼”现代设计理念,大空间的楼层中分别设置了不同类型阶梯教室、球型多媒体会议中心、会议厅、咖啡厅等9座风格各异的“楼中楼”。整个大楼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央大厅,呈16.2×16.2米见方空间从地面直接贯空近百米高的楼顶,是目前国内高层建筑中罕见的结构形式

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不断旋转上升的功能平面布局,设备夹层的设置,给该建筑的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建筑外围框架设置了56个粘滞阻尼支撑,为速度非线性相关型。随着建筑功能平面的旋转上升,粘滞阻尼支撑亦旋转设置,通过粘滞阻尼支承的耗能减震效应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通过详尽的计算分析和结构模型振动台抗震试验,证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此类钢结构形式成为国内首创。

接下来就是去参观它们建筑系著名的A,B,C,D四栋教学楼,每一栋楼都各具特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前沿。A楼又叫文远楼,是一座淡灰色的老建筑,简洁典雅,平整无奇,其风格跟周围的建筑有明显的区别。这可是入选《世界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的经典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是包豪斯飘到远东中国的第一粒种子。但由于后来全国上下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影响,包豪斯现代建筑思想受到冷遇和批判,现代主义建筑没能在中国得到发展,直至改革开放后建筑界才开始重新认识到文远楼所隐含的重要历史价值。B楼又叫红楼,它整个建筑通体红色,因此命名。它拥有一个小型报告厅,是一般普通人在进行报告的,而且温家宝总理的仰望星空就是在这里说的。C楼内部空间所追求的是一种流动的连续感。C楼核心部分是贯穿东西的连廊,其中的从二楼到顶楼的直跑景观楼梯,使得空间产生强烈的戏剧感。北侧的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以及屋顶室外榉树园,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虚实的套叠,使得建筑成为整个环境的过滤器。同济大学的D楼是最新建成的,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外立面,表皮采用金属穿孔的样式,并做成像扇叶一样可折叠的形式。

时间总是短暂的,在我还在对同济大学的建筑流连忘返之际,集合的时间到了,于是我怀着对它的不舍离开了那里。

第二天的参观重点是上海陆家嘴。来到陆家嘴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撼住了:以前我从未看见过如此多的高耸入云的建筑群体,它们中的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但它们却都聚合在陆家嘴这块地方。这样的场景我只有在美国大片看见过。虽然高层是它们的共性,但它们也各具特色,有之前像把军刀,又来把圆改方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把圆柱插入棱柱的中银大厦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螺旋上升的上海中心大厦(虽然它还没有完全建成)。

“上海中心”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与金茂大厦经典隽永的塔形和环球金融中心简洁明快的立体造型形成鲜明对比。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的点状和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顶部遥相辉应,将进一步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建筑外观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其优势在于顶端可以借由天线,进一步攀高”。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通过一系列的科学验证,设计师们确定了双层幕墙的外皮为成几何状扭转的角度120°,内里则逐层缩小。这种双层幕墙结构被形象的称之为“婚纱蛋糕”--外皮为“婚纱”,内里是“蛋糕”。该建筑外形充分考虑到了风工程对建筑外型的影响,“转角做成圆角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塔楼的收分使整体建筑更加轻巧、稳定”。

上海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方塔园。这是由冯纪忠先生设计的园林式建筑。冯纪忠先生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他的离去是建筑业与风景园林界的重大损失,被业内称为“一个时代的结束”

园林以国家级文物宋代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为中心,四周错落着古式建筑群,有市级文物明代大型砖雕照壁,区级文物宋代望仙桥、明代兰瑞堂(又名楠木厅)、清代天妃宫、清代陈化成祠堂,仿古长廊(内有董其昌怀素贴)、古堑道、何陋轩、塔影舫、五老峰等。在方塔的北侧有别开生面的花岗石铺成的广场,游客们可在广场上尽情地欣赏游玩。紧挨广场的东侧有一条用花岗石筑成的堑道,这是由东大门进园的主要通道,其高3米,宽约5—6米,石砌两壁,时高时低,时直时曲,富有变化,使步入其中的游人产生进入了建筑总体的感觉,由此积聚期待,以加重方塔突然呈现的惊喜。堑道石壁下侧,每一转弯处都置有贴脚灯,园林晚上开放,贴脚灯闪耀五彩的光芒,使石壁生辉,

更增加了游人的情趣。在方塔园里,最主要的建筑当然是位于其中心的方塔了。塔系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在形态结构上,因袭唐代砖塔风格。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均为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的塔刹高7.85米。1974一1977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栏杆等。松江方塔形体优美,玲珑多姿,为我国南方古代建筑中所少见,是国内保护最好的古塔之一,成为古城松江的象征。

结束了上海之行后,我们回到了杭州,继续进行杭州的参观的活动。剩下的几天我们参观了美院象山校区,南山校区,浙江美术馆和浙大紫金港校区。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大师的代表作品,南方建筑中常见的砖,瓦,泥,竹,木,檐让美院校园充满了江南意蕴,灵气十足。这些材料的质感和色彩还能完全融入自然。建筑基座平台的地面用的露石混凝土。就像乡村水泥路,走得久了,掉皮、混凝土中的石子都露了出来,密集而均匀。隐含着房子与时间的关系,体现出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迷恋。另一个让我难忘的就是浙大紫金港校区,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宽广,这就是一个典型微观城市的代表。它的每栋教学楼都各具特色,又交相辉映,相互联系。举个例子,浙大的建筑系大楼叫做月牙楼,外形就像一个建筑斜剖一刀,从平面上看就是一个月亮,与附近圆形的教学楼相互对应,取其“日月同辉”之意。

为期一周的认知之旅就这么结束了,从中我真的学到了许多的知识,期待下次的旅行。

    以上《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短学期建筑认知之旅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