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

日期:2020-07-0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 本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自我,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 本文简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一、主题名称:认识自我二、主要线索和涉及的领域:(一)主要线索一年中我国传统节日统计,包括节日的由来、节日的文化、节日的风俗习惯和南北差异及民族差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求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线索,在活动中,补充孩子的知识及能力素养,基本了解掌握中国传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 本文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

一、

主题名称:认识自我

二、主要线索和涉及的领域:

(一)主要线索

一年中我国传统节日统计,包括节日的由来、节日的文化、节日的风俗习惯和南北差异及民族差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求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线索,在活动中,补充孩子的知识及能力素养,基本了解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知识,并受到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的爱国主义熏陶。

(二)涉及领域

3~6年级所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根据学生掌握能力,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搜集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教育、社会实践等影响力,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而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能力,促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

三、主题设定依据:

1、地域性: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各种知识的储备较之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异。

2、社会性: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农村居民或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对孩子的教育与影响也比较差。

3、人文性:目前,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强大,外来文化充斥着我国居民的头脑,一些外国经典节日对国民的影响逐渐超过了我国传统节日。很多孩子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我国重要的经典节日。

4、教育性: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孩子知识的责任,还有教授孩子生活经验及生活能力的义务与责任。

5、学校社区资源:我校为新建校,各项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完备并已投入使用,这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准备和讲授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且学校地处农村,农民对传统节日的度过比较重视,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的社区活动能力区。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较少。

2、学生的课外活动不系统。

3、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待提升。

4、各年级学生能力差异较大。

附:教材设置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置表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认识自我

植树节

清明

端午节

五、主要培养目标:

六、具体实施计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很宠爱他们,他们看到自身都是优点,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全面。开展认识自我这个活动就是要学生能从各个角度认识自我,培养自立能力,能正确看待自己,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锻炼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主要能力培养目标设定

1、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产生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一定的认识,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得到发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小组共同的活动,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三、具体实施计划(共12课时)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启发引导,确定研究主题

时间:1课时

实践过程

在这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关于自己,你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此问题一出,学生纷纷议论,首先让小组内讨论,写下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测学生提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在我上学以来,最引以为荣的三件事是什么?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我最喜欢的人是什么?我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我的最大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这个活动比较感兴趣,那我们是否可以做一次这样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听了,肯定兴趣很大。

同学们决定在班里开展活动,并经过讨论交流和整理归纳,确定了4个方面的内容。对照4个内容,4人组合成一个小组,选好组长。

1、我心目中的自己

设计表格,记录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如我姓名的含义,我最喜欢做的事,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颜色等。

2、别人眼中的我

设计问卷调查表,向同学、老师、家长、亲戚和邻居开展调查活动,看一看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3、我的成长故事

①收集不同成长时期的照片,做成我在长大的系列展示册。

②请家长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4、我爱我自己

①我爱我的身体

结合科学课了解身体结构,并学会一些保护身体各器官的常识。

②我爱我的物品

讨论怎样做到爱护自己的物品用具

③我爱我的形象

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自己的好行为、好习惯。

第二部分:探索与展开,写好调查表

时间:2-3课时

实践过程

(一)调查准备,写好“我心目中的自己”记录表

从简单做起,让学生先整体了解和认识自我,教师设计好认识自我的表格(记录表见附表一)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写好一份自我认识的记录表

(二)调查,写好“别人眼中的我”的调查表

1、学生自我认识了以后,决定开展“别人眼中的我”的调查活动,以调查表格的形式来反映。先让学生掌握表格设计大致格式,如被调查人、调查内容、调查日期等,开展向同学、老师、亲戚和邻居的调查活动,如调查我的礼貌行为、我学习的情况、我的最大优点和缺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深入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与语文学科挂钩。)

2、调查活动

学生利用课间和午间时间向自己的同学和老师展开调查并作好记录。他们设计好表格(调查表见附表二),一有时间就向同学和老师展开调查,如调查我的礼貌行为、我学习的情况、我的最大优点和缺点等。回到家里则向自己的父母、亲戚和邻居展开调查。

第三部分:整理记录表,比较与交流

时间:2课时

实践过程

1、整理记录表

从前一阶段来看,学生调查了很多人,从别人那儿对自己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针对学生的“我心目中的自己”记录表和“别人眼中的我”调查表,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整理这两份表格,将这两份表格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说一说自己在这两个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最后填写一份“我是独一无二的”总结表(总结表见附表三),

(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比较,为交流和展示作好准备,也让学生对自我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2、交流、展示

各同学先将3份表格在组内进行交流,由组内同学进行评价,再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可以以投影的形式,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将3份表格做成幻灯片进行交流。)还可以说一说在调查中的小故事。通过交流,同学们对自我的认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第四部分:深化与延伸

时间:4课时

实践过程

(一)讲述成长故事,展示成长记录册

1、至此学生对自身有了认识,必须进一步开发,强化学生的体验。指导学生在家里利用时间收集不同成长时期的照片,做成“我在长大”的系列展示册,也可以用漫画的形式来做成展示册。

2、利用一个晚上或双休日的时间请家长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学生仔细倾听,做好记录。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可以说一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感受,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二)我爱我自己

1、我爱我的身体

结合科学学科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进行了解,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再布置学生去收集一些保护身体各器官的常识和爱护身体的健康常识,再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交流。

2、我爱我的物品

结合心理课引导学生明白要爱护自己的物品用具,如整理书包、晒洗衣服、收拾房间、清洗杯子等,让学生回去试着去做一做这些事情,再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怎样做好这些事情,并且说一说自己做了这些事情以后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我爱我的形象

结合班队课,让学生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设计表格(表格见附表四)

再与自己平时的表现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好行为和好习惯,再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表扬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行为则让学生改进。

附表一

我心目中的自己

姓名

我姓名的含义

我最喜欢的人

我最喜欢的事

我的最大优点

我的最大缺点

我的爱好

我的特长

附表二

别人眼中的我

姓名

调查时间

被调查人

同学

老师

家长

邻居

我的身体情况

我的礼貌行为

我学习的情况

我的最大优点

我的最大缺点

附表三

独一无二的我

2008年11月

姓名

我的优点

我的不足

我的体会和感受

附表四

我的形象

时间

2008年

姓名

内容

尊敬老师

好(

较好(

一般(

文明礼貌

好(

较好(

一般(

锻炼身体

好(

较好(

一般(

爱护公物

好(

较好(

一般(

遵守交通法规

遵守公共秩序

好(

较好(

一般(

好(

较好(

一般(

好(

较好(

一般(

小学生认识自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安排表

周次

内容

培养目标

第7周

以“自我认识”为主题交流谈话,确定内容

提出问题

了解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第8周

“我心目中的自己”记录表

第9周

调查“别人眼中的我”

调查采访能力

第11周

分析比较整理,填写“我是独一无二的”总结表

培养整理记录的能力

第12周

交流

学会述说、倾听

第14周

讲述我的成长故事

培养表达能力,学会倾听

第15周

我爱我的身体

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第16周

我爱我的物品

爱惜自己的物品

第17周

我爱我的形象

第18周

活动总结,写成报告

展示交流实践活动后的成果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第三至第八周,共计5课时)

(一)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交流节日名称观看节日风俗文化(说一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节日的认识)

3、指导学生具体认识每个节日的时间

A指导学生认识公历、农历:

B查找2011年上半年的节日都有什么?分别是哪一天。

C指导学生制定统计表。

4、学习如何研究自己喜欢的节日。

A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节日。

这些节日你们是如何度过的?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这些节日的话题.

B你们想了解这些节日的哪些话题?

C把问题归纳、分类。

D请同学们说说同意这样的分类吗?为什么?

E得出研究小课题

F按兴趣分组

H选组长、起组名、提口号

I各组汇报

5、制定活动计划

A出示活动计划单

B提要求

①组长负责全组工作;

②组内分工要明确,在分工时要尽量考虑每名小组成员的特长

③主要任务一栏要详细填写本小组采用何种形式以取得哪些资料。例如,准备采用询问的形式,要写清被询问人及要询问的问题、准备采用找书的形式,要弄清查找的书籍范围及要查找的知识等等;

④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

⑤活动中要注重安全,有礼貌。

4、汇报初步方案

5、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记载表

小组名称

指导教师

组长

小组成员

活动主题

研究的子问题

研究的方式

图书馆

上网

问卷调查

其他

活动成果展示

表演

小报

汇报

其他

活动收获

(二)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

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一个初步认知,知道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2、学会发现问题,对探究问题有兴趣。

3、合理分工,学会合作制定小组研究方案。

(三)学习成果预设:

1、提炼出调查研究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预设子课题:

节的由来

节日里的服装

节日里的食品

节日里的活动

⑤与节日有关的诗词歌赋

(四)评价方法:

课堂即时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第九至第十二周,共计3课时)

(一)主要过程:

1、调查研究。

A、教师上好方法指导课:如何搜集、整理资料。

B、各组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做好资料卡。

2

、行动研究。

A、方法指导:如何采访、如何进行问卷调查。

B、各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

3

、特色活动。

各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特色活动。

(二)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

1

、能积极参与研究过程,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有合作意识。

2

、初步学会根据研究主题利用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3

、知道采访的注意事项,能够使用礼貌用语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

4

、会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成果有创新。

(三)学习成果预设:

采访记录、资料卡、宣传单、广告词、节日食品、诗歌会等。

(四)评价方法:

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采用座谈、跟踪观察的方式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等级。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第十三至十六周,共3课时)

(一)主要过程:

1

、方法指导: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2

、各小组整理活动资料,进行成果展示。

3

、填写“学生综合实践评价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二)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

1

、掌握研究报告的格式。

2

、在成果展示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综合实践活动信心。

3

、懂得相互欣赏,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三)学习成果预设:研究报告

(四)评价方法:

填写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表。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阶段(第十六至十九周,共3课时)

1、终结成果预设

学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集、教师案例、论文集

学生:研究报告、采访记录等

教师:撰写相关的案例和论文

2、终结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采用教师、学生问卷的方式对课程及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学校评价、本组教师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根据活动实施阶段的小组评价和教师记录以及学生的研究成果填写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表。

一、活动方案产生的背景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很宠爱他们,他们看到自身都是优点,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全面。开展认识自我这个活动就是要学生能从各个角度认识自我,培养自立能力,能正确看待自己,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锻炼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内容

1、我心目中的自己

2、别人眼中的我

3、我的成长故事

4、我爱我自己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

四、活动目的

1、使学生会提问题,培养学生调查采访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调查中认识自我。

2、让学生初步掌握调查的方法,能分析问题。

3、使学生了解身体结构,学会一些保护身体各器官的常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关注自我的责任心,养成倾听的科学态度。

五、活动过程设计与指导

篇2: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制度保障

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制度保障 本文关键词: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保障,创新

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制度保障 本文简介:浅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本科生教育愈来愈受关注,在国家培养人才新目标出来之后,各高校都打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口号。本文从制度层面剖析了目前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缺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弊

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制度保障 本文内容:

浅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本科生教育愈来愈受关注,在国家培养人才新目标出来之后,各高校都打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口号。本文从制度层面剖析了目前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缺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提高实现目标的效率。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制度

一、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制度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1、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2、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因素

3、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制度保障的作用

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找文本、访谈、问卷)

1、

成功探索及经验

2、

存在问题

3、

分析原因

三、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第七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如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大学生正是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深重的任务。当前我国高校正处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转型时期,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相比教育管理的问题、方法,深层的管理制度更应受到我们的特别重视,它们是实现一系列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只有从制度方面进行探析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

一概念界定

(1)

创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并通过市场获取利润。从现代意义上来看,创新意味着对前人的思想进行开拓、批判和推陈出新,同时创新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中的创新主要指本科生在学习中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知识体系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理论实践成果。

(二)创新能力

心理学上将能力定义为人们顺利地完成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着实际能力和潜在的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学科知识、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的问题过程中,力图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和转换信息、储存信息、应用和监控调节信息,从而达到产出或可能产生出某种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成果,并加以传递、展示、评价和反思提升这些信息的只能品质。

创新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具有流畅性、敏锐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密性五种特征。

(三)制度、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汉语词典》将制度定义为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来源于实践,但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它是在人们对实践活动的价值得到认可后,对以后的实践活动进行的建议和规范,是一定思想观念的反映。人们通常将制度狭隘地理解为条文型的规范,制度包括条文型、习俗型和口授型三种表现形式,条文型是其最基本的表现。

各高校都有着一套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而制定的教学规章、制度、条例等,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约束、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层面的缺失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相反,有缺陷的制度不仅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降低教学质量,也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开发。目前就我国普通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来看,现有的制度并未能提供足够的保障。

(1)

从国家宏观管理角度来看,我国实行的是科技与教育相分离的管理体制,科研院所属于科技管理范围,而大学则属于教育类。这种体制有利有弊,利处在于科研院所拥有着大量的科技资源,聚集了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员,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缺陷在与这种体制不利于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这里的资源当然包括研究人员在内。大量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集中在研究所,这便削弱了高校的科研能力,许多科研人才投身于科研事业而不能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高校的科研设备也不齐全,理论不能结合实践探索,这给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难度。

(二)从高校内部教学制度来看

1.制度的共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目前高校千校一面的情况也导致了大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籍管理等高度的统一,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及多样性发展。在教学管理上,追求统一的目标,忽视学生的群体与个体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培养不出独特的创新型人才,而是千人一面。在学生管理上,以学校为本的价值取向尤为突出,学校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都是从学校需求方面出发,并未能将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又如何谈得上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呢?

2.教学管理制度的高度统一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高校本科教育统一的专业设置、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评估使得不同的高校变得“千校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千人一面”。课程设计方面,必修课占了很大一部分,即使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也必须修读。很多高校学生每学期只能选修一门课,并且对人数也加以限制,因此很多同学不能选到他们感兴趣的课程。长久提倡的选课制、选教制也只是流于形式。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很难在统一的模式下得到发展。

3.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合理限制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1)

学生评价制度不合理。评价制度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引导着学生如何去学习,如果侧重于书面考试,学生当然只要会背会做题就行,如果侧重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必然会在这方面进行多训练。然而对于学生的考核,目前仍然以考试为主要形式,一到期中、期末大学里仍然和小学、初高中一样,弥漫着考试气息。试题的标准化,考试内容单一,只注重课本知识,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大多只要背书或笔记就能考出个高分。这种考试制度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太低,导致教师填鸭式地灌输内容,学生死板地学习而不愿多思考、自觉地去研究问题。这就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任务的承担者,但具体的承担者却是教师,师资队伍的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关系着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目前各高校师资队伍状况来看,具备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并不是很多。对于一些老教师,他们是接受传统教育出生的,一时间从传统教育变为创新教育,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而对于年轻的教师,他们或许具备着这些素质和能力,但并未将中心用于培养学生,而是忙于自己的科研项目,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

教学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尺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手段,然而普遍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都偏离了这一尺度,而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尤其体现在教师职位的晋升、薪水的增加等方面,科研成果相对于教学分占了很大比重。这使得很多教师整体忙于自己的科研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评价标准的单一很容易抹杀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必然也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

(3)教学管理制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说有就有,也不是光靠教师讲解知识就能获得,创新源于实践、创新能力亦源于实践。然而学校在学生的实践活动方面做得却不是很好,未能起到指导作用。很多学校展开一些实践活动,如学术讲座、创新设计比赛,当活动结束后,学校并没有进行信息收集与反馈,没有与理论相联系,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指导。寒暑假之后学生的实践报告上交后,校方没有任何反映,收取实践报告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创新自然难以形成。

4.

社会就业制度的缺失

学校内部教育管理制度不不合理导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不明显,同时社会就业制度也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这使得大学生接受教育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很多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并不是单纯因为热爱,因此更少了股专研的劲。更多学生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各种证书上,所谓的“敲门砖”。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证书、会计证、驾驶证还有各种出国证书等,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些证书上,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3.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为学生多样化、个别化的学习提供自由的场所、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现行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涉及的面非常广,操作性也比较强。它既规范教学课堂活动,又引导课外学习生活,强调理论教学的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的规范,是一套以学校、管理者为本位、以控制为中心的刚性制度。这样的制度适合计划经济时代,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在强调创新型社会中,制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需要增加它的弹性。我们应该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机遇,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从制度层面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

从宏观方面看,我们只有通过改革完善基本教育体制,促进各教育层次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会有所作为。另外,国家应该将科技和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资源,鼓励倡导科研人员进入高校从教,将科研创新精神传播于大学校园中。

(2)

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来看

1.

确立新型的素质教育观,明确教育目标,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将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以往的重知识轻实践的观念。

2.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1)

加强提高师资队伍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建设

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211”“985”高校由于承担的科研项目比较多,学术氛围比较浓厚,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也就比较高。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组成中,普通高校还是占了很大比例,普通高校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关键还是要看师资队伍的情况。因此,高校应该针对这一弱项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比如,在本校成立科研创新小组,由一些具备科研能力的老教师带领新教师进行专研,设立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大胆去搞科研、去创新。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走入企业、走入第一生产线,提高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随之提高。

(2)

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各高校应该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形势,对教师的考核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每个高校的层次不一样,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权衡科研与教学的地位比重。在教师考核制度上,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应当给予同样的待遇,管理人员经常性地进入课堂评教,这些措施将会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体现在教师会认真备好每节课,努力寻找创新教育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3.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增加制度的弹性化

(1)

学校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践。弹性学制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里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改革、创新和完善教育教学制度的有效尝试和有益探索。另外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课程学习、课外实践、创新活动中给予指导。

(2)

改革考试制度,目前很多高校的考试试卷内容单一、试题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应当引起教学人员的足够重视。灵活的思维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学校应当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试题,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离不开动手实践,因此,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只能是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理工科类的一些课程完全可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与实践相结合更容易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

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学生评价制度依然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

首先,在评价方法上应使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顾名思义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这也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负面影响我们都已经了解。而形成性评价则是强调过程,帮助学生和教师把重心集中在进一步提高学习上,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其次,从评价主体来看,长久以来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这就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应当有所变化,时刻遵循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智力差异,理解学生的情感。

最后,学生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素质及精神的重视。既要重视知识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素质、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

4.

增加教学管理制度的服务性

所谓制度的服务性也就是指制度要以学生为本,要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而服务。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依靠教师的指导,更离不宽松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各高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7

【2】姜廷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9:7

【3】常志娟,吴学红,张佩琪.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轻工科技,2012(2)

【4】李进华.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探索【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5】杨治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探析.【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2(12)

篇3:2020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

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 本文关键词:公路局,社会实践,寒假,感悟,XX

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 本文简介: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1]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一、引言寒假不知不觉已过了二十二天,今天已是正月初七了,本来打算在过年前久去进行社会实践的,无奈家里实在太忙了,就到家里帮忙了十几天,其实这样做也对,家里虽然不能算是社会实践,但是也算得上是我可贵的社会实践的小前奏和小准备吧,

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 本文内容:

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1]

20XX寒假公路局社会实践感悟总结

一、引言

寒假不知不觉已过了二十二天,今天已是正月初七了,本来打算在过年前久去进行社会实践的,无奈家里实在太忙了,就到家里帮忙了十几天,其实这样做也对,家里虽然不能算是社会实践,但是也算得上是我可贵的社会实践的小前奏和小准备吧,在这之后,我终于迎来了我大学生活里的次社会实践了——去汕头潮南公路局实践。在此,我用我的笔记录下我在潮南公路局其中的所见所闻,刻画下我的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让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成为我以后大学里更好地生活和学习的美好回忆,成为我4年后寻找人生理想的心灵加油站,成为我以后踏入社会的助跑器。

二、礼仪礼貌不可缺

洛克有句名言说得很好:“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的确是这样的,当我次踏上公路局的工作室时,遇见在工作的叔叔、阿姨、伯伯、婶婶们时,,我一直很相信泰戈尔的“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这句话,我就先面带笑容,然后亲切地和他们问好,可能因为我这样做之后他们对我很有耐心,给我的工作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一次,是我实践的第二天,我其中的一项工作是将大家第二天需要的文件拿到打印室,让负责打印的叔叔把文件打印好。那次刚好是午间休息的时间,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我先有礼貌地敲了下门,一开门那位叔叔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三国演义”的游戏,他看起来很冷漠,一开始我有点怕怕的,我先给自已打了个“强心针”然后就笑着对他说“叔叔,你在玩游戏,你中午不休息吗?”这一问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笑了,然后问我是来打印的吗,我说是,在一问一答中,我们很愉快地交谈着,他也帮我复印好了文件,我也很顺利地完成我的工作。

在这五天的实践过程中,我每天来上班都有和那些工作人员打招呼,而且拜托他们做事时都有和他们说谢谢,这样,我想我应该给他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良好的礼仪礼貌的确给一个人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试想一下,如果让你选择和一位有礼貌,谈吐温和的人相处,或者和一位粗鲁,谈吐不雅的人相处,你会选择谁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相信超过百

分之九十的人会选择者,因而,对于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甚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以理(礼)服人,讲求礼貌用语,但不是上属对下属那种威严的礼仪,也不是一种拍马屁,圆滑的送礼的一种礼仪方式,而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礼仪,一种原始纯洁的礼仪,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更加顺畅,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三、

挣钱不是一件容易事

以前觉得父母挣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对钱这东西也没怎么地在意,只知道自已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得去花,不能省的,自已也从来不去考虑花的钱值不值得,经过这次社会实践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赚钱的辛苦啊,花钱容易,赚钱难啊,自已真得学学如何好好地省钱了。

在与公路局的几位叔叔闲谈之余,我了解到他们每月的工资是一千多块,工资少是一回事,最惨的是局里常有拖欠工资的事儿啊。我不禁感叹,公路局的工作不好做啊,工资那么低,我联想起我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就连大学生找工作挣钱都成了难事,前阵子不是报道过一个新闻吗?说大学生在做挑粪的工作,还有成都的许多高考生都说读书没有用,兴起了“读书无用说”,以及最近报道的数据说大学生就业严峻

尚有七百万人待就业…这些事例是说明我们大学生不会挣钱,只是书呆子吗?不是这样的,我最近浏览新闻时看见苏海南分析五大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觉得说得很对,很值得我们思考,他说的原因有:1,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不足,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白领的这些岗位需求不足,而这个不足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2,我们的供给不太符合、不太适应市场需要;3,我们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观念,不是太适应;4,就是现在整个就业的状况,因为我们国家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这个大的背景下;5,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也使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更显突出起来。

既然挣钱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我相信,我们大学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最基础的是要学会怎么有效地省钱,学会些投资方法,还要从苏海南先生分析的5大原因上入手,找到合适自已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对自已的一番培养。

四、

实践中不忘省思专业

我很清楚地知道我所学的专业是法学,在这次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不忘多涉及一

一些关于专业的知识,来培养我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和信心。

经过初步地了解,我知道公路路政的一些法律依据,如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8个条例来办事,,公路路政在收费方面也是有法律依据的,除此之外,交通行政方面更是得依照法律程序来办事的…这些让我看到了依法治国的缩影,说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还是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之前我一直很担心我所读的这个专业,听很多人总是说法学这个专业不好,不容易读,不好就业,连我的父母都在担心我以后的就业前景,可是我不担心,我对它有信心,特别是经过这次实践后,让我觉得法学这专业其实是不错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法律的存在,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法治社会,法律在以后的社会中前途应该是可以的,就算这个专业以后就业成问题了,我们也不必怕,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自信而阳光对待自己的人生,不轻易说不。总之一句话,我要对我的这个专业始终保持一颗兴趣心,在掌握它的基础知识上,争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将自己做到吧。加油,自己!

五、

人际关系要打好

上大学后,听好多的师兄师姐说大学里要努力搞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不然会失去很多,现在,自从这次实践后,我越发地觉得人际关系真的对一个人好重要的。我该怎么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呢,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活跃的人,有点怕生,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有时候我很想好好地和一个人搭讪,可是又顾虑很多,我真得好好加强自己了。

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他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很深,他曾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依赖人际关系,外事技巧。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的复杂,每一个人是为了同一份工作而走到一起,在这之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要很好地与每一个人相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其中得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心血和技巧吧,就看我们怎么来努力了,有句话说得很对,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试着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态度,要先学着改变自己,不要勉强别人的改变。

我认为,在这一次社会实践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公路局局长伯伯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记得那次是我在整理文件的时候,我遇见好多不懂的,那些文件都很杂,没有细心和耐心的态度,是很难做好的,我正忙得焦头烂额时,伯伯热心地来帮忙我,给了我好多的指导,让我很感动,我想,正是他那份对人诚恳的态度,局里好多人才那么佩服和喜欢他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大学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应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铺上一条金光大道。

六、

结语

回想起这次社会实践,我真的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并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社会实践,还是对我人生的一次很好的磨练。它是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很好地平台。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从中收获更多的社会经验,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让自己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好地提高。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三年级》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