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曾国藩《挺经》笔记

日期:2020-05-3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曾国藩《挺经》笔记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笔记,挺经

曾国藩《挺经》笔记 本文简介:曾国藩《挺经》笔记要用对待别人的尺度反过来衡量自己,不要老觉得别人不行,不然就没有长进。牢骚太多的人一定不能成功,发牢骚时,要反躬自省。凡人做一件事,便要全部精神去做,全神贯注这件事,自始自终不松懈,不能见异思迁,坐这山,望那山,人没有恒心,一生都不会有成就。失败两大原因,一是有傲气,二是多言。凡属

曾国藩《挺经》笔记 本文内容:

曾国藩《挺经》笔记

要用对待别人的尺度反过来衡量自己,不要老觉得别人不行,不然就没有长进。

牢骚太多的人一定不能成功,发牢骚时,要反躬自省。

凡人做一件事,便要全部精神去做,全神贯注这件事,自始自终不松懈,不能见异思迁,坐这山,望那山,人没有恒心,一生都不会有成就。

失败两大原因,一是有傲气,二是多言。

凡属傲气欺凌物事,不必一定是言语伤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气欺人,有的是脸色难看而欺人。

不要非议讥笑他人。

对手下刻薄寡恩,漠然无情,看他们好比路人,那么他们也会把你看作路人。办事要求严格明白,但感情上还是要以沟通为贵。

每日要有独处反思的时间。

一书不读完,断不看他书,不东翻西阅。

每日再忙也要读书十页。

人都有好名思想,你得到,别人得不到,对比之下,让他们如何想。故要谦虚谨慎,时刻警惕自己。

话不在多少,也不在于多么深刻,而是“话语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

一个人若对他人使心机,耍诡计,也必迫使他人对他使心机,耍诡计;他不对别人坦坦荡荡,别人也自然不会对他坦坦荡荡,他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所以工于心计的人必然没有朋友,他有的只是想利用他的人。

忠诚,不仅对人,也对事;对人忠诚是有信,对事忠诚是有恒。

人生在世,难免遭受挫折,风波乍起:被冷遇,被嫉恨,被压制,被奚落,被欺骗,被陷害,四面楚歌,百端拂逆,人间浮沉,世态炎凉。这时要“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

逆境并不可怕,那正是磨练英雄,玉人于成的好时机。

不要总见到别人的不足,凡事都要见得别人几分好处。

克制有节,行之有恒。

要看到名利带来的好处,但也要看到带来的坏处。

在与人交往中,不要对别人有过度的苛求。

待人接物,见到别人不对的地方,大都极端愤怒,若能设身处地替对方想想,就会心平气和。

凡事不留待第二天去做。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带兵的人最重要的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不二途径,是律己以严,只有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才足以指挥将士,激励兵心。

见到别人的毛病不要讥笑,而是要反省自己。

大度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的魅力,那不仅是对自己缺点的正视,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教育子女要自己做榜样,而绝不训斥。

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在一个虚伪浮华的世界,唯有守“拙”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唯有至“诚”才能收实效。取巧与虚伪,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便宜,终究必定是失败的。

要脚踏实地,不厌繁琐不怕艰难地埋头苦干。

要有实干精神,一个主张,如果已经决定,并认为是对的,那么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前途如何困难,也要勇往直前,不避艰苦,拼命地去干,从死路中求生路。

埋着头苦干,吃着亏不说。

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在失意时更要埋头苦干。

只说不做的人,最是要不得。

要能立能达。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有信必复。

以书法涵养心性,并持之以恒,可锻炼克制能力,学会坚忍不拔。

坚忍,“坚”可理解为锐于进,挺而不软弱;“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荣辱。

无论对多数人,还是对少数人,无论对地位高的人,还是对地位低的人,都不敢怠慢,这就是泰而不骄;衣冠整齐,态度严肃,令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而不猛。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

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春风宜人的风采。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追随者,再精彩的演讲也需要听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这就是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这就是所说的达。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常留余地处人,则艰难少矣。

听到别人的过失,耳朵可以听,但嘴上不能说。喜欢议论人家长短是最应禁绝的。

傲气太盛,说话太多,是历代官场导致灾祸的原因。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在与人交往时,即使心里看不起某些人,也不能在语言上,表情上,礼节上表现出来。

身勤则强,逸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

审形势,度缓急,顾全局而不计小利,规远大而不图近功。

百种弊端,皆有懒生。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人单有志不行,还要修炼自己,蓄势而发,最重要的是诫傲气,少言实干。

人生之路,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只进不退,定生祸端,只退不进,无所作为。

成年累月地奔走应酬,还能坚持学习,当然能大有长进。人生唯有做事持之以恒是第一美德。

人生决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七尺之躯。

做人要从立志开始,要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非凡的志向诞生非凡的勇气。

人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在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制定每日的功课,勤学不倦。

做了一件好事是不能向人表白的,否则有邀功的嫌疑。

一个人不可无能,也不可逞能。无能被人欺负,逞能则伤害自己。

要在自我修炼上求强,但在逞强斗狠上求强就不行了。逞强斗狠获得的优越感往往是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这必然会激起他人持久的抵抗,你把自己人为地陷入一个孤立的境地,结果你会发现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一个人的学问、事业和师友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十分注重拜师访友。

篇2: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本文关键词:家书,有感,曾国藩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本文简介: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黄晓龙今年初有幸购买了一部关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籍,也阅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读完。下面只好介绍一下《曾国藩家书》这部分内容,以及读这部分的大概体会和感受。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本文内容: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黄晓龙

今年初有幸购买了一部关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籍,也阅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读完。下面只好介绍一下《曾国藩家书》这部分内容,以及读这部分的大概体会和感受。

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青年毛泽东在1917

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他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近1500封,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在《家书》中,曾国藩主要和他的亲人谈了修身、治家、劝学、交友、从政等这样一些内容。

在修身上,曾国藩可谓深有心得。首先,曾国藩一生强调立志,他常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他说:

“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从某个层面上,曾国藩执著于事功,但也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他说:“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关于立志,曾国藩还在家书里提到:“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总之,就是要按照修齐治平的理论,为社会干一番事业,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代圣贤。他还向人表示:“君子当以不知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

其次,他主张反省。一个人德行的进步,与意志坚定与否、与知识渊博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与能否时刻反省自己有直接关系。纵观家书,曾国藩一生在反省上最下功夫,后世对其多有称道,认为曾国藩德行的长进是由于立志和求知,也是由于其反省的次数多,并有改过的勇气。特别地,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再次,为人应谦虚。鉴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曾国藩从保全自己和调整与周围人际矛盾出发,主张言行谦谨。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他提出举止要稳重,说话要谦虚谨慎,更要其“终身牢记,无一刻可忽”。

他认为,为人要浑厚。关于“浑”,他说,“大约与人纷争,不可自求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最切于实用耳。”这就是说,在是非曲直的问题上,不可自以为是,必须给自己和对方留有余地。

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慎独”,这在家书里也有提及。另外关于勤俭方面的内容也随处可见。曾国藩重视修身,以至于不惜舍身卫道,正是由于立志、反省等修养,才具备了同时代人不具备的一些精神素质。

在读书问学上,曾国藩主张经世致用,即学以致用。他在《与诸弟书》中阐释了“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理论。他说:“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读书要有恒心。曾国藩以自己读书的心得告诉各位兄弟,做学问的方法有很多,但集中起来却离不开“有恒”二字。他提出读书当“主敬”、“静心”、“早起”

、“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

、“日无忘所能”、“谨言”,并且提出读书持“专注”和“有恒”四字。他认为只有如此,方可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真正的让读书成为养生养气之术。,家书家书,最重要的是和家人的关系和交流。曾国藩在家中的角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父母、兄弟、子女;三大境界:“孝”、“劝”、“教”。

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方作出决断;当父母离开人世之时,虽手中大权在握仍不忘记讲求孝道,在家丁忧以明孝义,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仍然不忘记寄书至家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曾国藩在家中身为长子,在当时“长兄为父”的时代曾国藩在家中所充当的不仅仅是长兄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还有父亲的成分。他以“劝勉兄弟勤学修身”为至上,以告诫“兄弟间当和睦,方可兴家望族”为重点。曾国藩深晓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时常劝解儿女“有才无德者稍远其人,有才有德者,师之友之可也”。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三大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充当三种角色:子女、手足、父母。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儿女之身份去体会如何才能做成一位孝子,以兄弟的身份体味如何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职责,以父母的身份感受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儒家思想伴随着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完善,可贵的是儒家能够将思想浸润贯穿到人们的具体行为规范中去,形成了完成的体系,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取得了统治性的主流地位。我们不主张“复古”,

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传承至今,独步世界,就不能否认我们传统文化的先进性的一面。我们不应该全面就收,更不应该全面抛弃,而应该取其精华,传承、丰富、发扬。随着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当今社会面临着道德低线沦陷、教育体制的功利化、社会责任感普遍却失等一系列危机,读读曾氏家书,或许能使我们在面对大到政治腐败,小到家庭、个体间的漠视。富二代,拜金女、啃老族、低俗文化泛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时候迷失方向的我们重心找到人生行进的道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

篇3:品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品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心得体会,曾国藩

品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品读曾国藩》读书心得体会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

品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品读曾国藩》读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初知道曾国藩,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其一: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由他支持修建了最早的军事工业,曾国藩是创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人;其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兵败靖港,欲投水自尽。

近来,读《曾国藩》,对曾国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方知道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曾国藩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

曾国藩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成功的关键在于是自我修炼,自强不息。

(一)他可以启示我们,平民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国藩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

(二)中等资质者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关键在自强不息。曾国藩从来不认为自己很聪明,他多次讲自己很驽钝。他考进士,考了三次,28岁才考上。曾国藩更不豪雄,他多次说自己胆气薄弱。他的胆子比一般人还小。至于身体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个病号,30岁得了严重的肺病,大吐血,几于不治。他50多岁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多次眩晕。最后61岁死于脑中风。他一生的成就完全靠自强不息得来。

(三)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付各级考试,以获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其实,世间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质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作为一个临危受命的军事统帅,曾国藩毫无军事知识和行伍经历,但是他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领都做得好。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人格的魅力。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可以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影响。

(四)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

(五)做事要开张,做人宜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很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

此外,对于我自己,我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其一:我走路轻浮、身板不正,讲话欲速太快,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欠稳重;其二:虚伪,不愿在人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得意处,又往往过于张扬;其三:做事欠干练,整体性、大局观不强。既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生活中,我会注意克服,培养良好的性格。

3

    以上《曾国藩《挺经》笔记》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曾国藩《挺经》笔记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曾国藩《挺经》笔记》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