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

日期:2020-05-1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 本文关键词:师生关系,平等,信任

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 本文简介:平等、信任、互学——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宜兴市周铁中学——杨菊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每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由涌上一阵自豪,但自豪过后,又不免有点心虚和歉意,我能配得上这个称呼吗?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这句话恐怕不是单单的赞美,更多的其实是一种鞭笞和告诫!惟有时时用这句话鞭笞和告诫自己,时时把自己的

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 本文内容:

平等、信任、互学——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宜兴市周铁中学——杨菊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每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由涌上一阵自豪,但自豪过后,又不免有点心虚和歉意,我能配得上这个称呼吗?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这句话恐怕不是单单的赞美,更多的其实是一种鞭笞和告诫!惟有时时用这句话鞭笞和告诫自己,时时把自己的工作看得神圣而庄严,才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锐意进取;才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去损伤一个个幼小的灵魂;才会把平等、信任作为与学生最根本的相处原则。

我常常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什么是“心心相印”?如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呢?在应试教育名亡实存的现实教育环境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似乎一天比一天突出、激化,被搬上电视和其他各大新闻媒体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与我们“心心相印”呢?如何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建立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平等、信任、互学是构键新型师生关系的三个重要原则。

一、

平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的爱要是无私的,要是宽容的,更要是平等的。平等是尊重的前提,只有做到以平等公正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孩子的人生处在起步阶段,老师是他第一个信任和依托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孩子的心是敏感的,往往脆弱而经不起伤害,教师无意识的偏颇或者是疏忽,往往就是扼杀孩子积极性的毒药,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平等。

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平等。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恰恰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学会低头,学会蹲下身子,把自己放到和学生一样的高度,这样才能从心态上做到和学生平起平坐,这是平等的基础。一个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不是一个只会对学生提出要求的老师,而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和对学生要求一样严格的老师。一个孩子最初的行为和意识,往往都是模仿成人的,而当他们进入学校,老师就成了他们最愿意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只有在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将这些要求与自己的言行严格对照,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教师也不能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必须做到。一个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不是仅凭自己的主观猜测来判断是非对错的老师,而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老师。教师站在什么立场上来教育学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是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的最好途径。

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平等。“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言论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应对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特别而对他们“另眼相待”,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在学校设定的规章制度中“胜出”,对学生并不“平等对待”,仍以学习或为班级争光为标准,成绩好、爱学习的学生自然就成了老师的宠儿,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学校的各项活动,他们的机会都要比其他学生多,而犯了错受批评受惩罚的时候,他们又往往可以得到特赦,这就是教师的偏爱。偏爱是叛逆的温床,孩子最看重的是公平。孩子犯了错并不拒绝受到惩罚,他们只是拒绝受到不平等的惩罚;同样,孩子对自己所受到的奖励也追求平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二、

信任,维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纽带

在记录电影《小人国》里面,导演跟拍了三个在大多数老师眼里并不讨人喜欢甚至还不断给老师带来麻烦的孩子,其中一个是老师眼里的“捣蛋王”,经常做坏事,欺负人,导致在家长会上全班孩子的家长都一致要求把这个孩子退走,但老师没有同意,老师说:“这个孩子不能走,他并不是没有优点,他给全班孩子树立了男性的榜样。”一个调皮捣蛋常常惹祸的孩子却怎么树立了男性的榜样呢?可是,几个月以后,这个“捣蛋王”已经成了男孩子们的领袖,而且,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他不再调皮捣蛋,而是带领和指导其他孩子玩游戏,而在期间,导演并没有跟拍到老师对他的说教和训斥,而只是几次寥寥数语的交谈,比如“你能做到不打架吗?”“你能带着大家好好玩吗?”“你能教大家怎样注意安全吗?”当孩子点头说“能”后,老师用很信任的眼光看着孩子,孩子用很认真的眼光看着老师。这就是信任的魅力,这就是信任创造的奇迹。作为一个教师,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接触着各式各样的学生,他们个个都有优点但也个个不那么完美,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久而久之,我们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学生在我们眼中也是缺点越来越多,优点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差,很多老师都会感叹,学生一批不如一批,其实是老师的眼睛出了问题,是老师对孩子越来越不信任。

信任,是相互的。老师一旦不信任学生,学生也就不信任老师。不信任是谎言的母亲,学生的说谎,就是从家长和老师的不信任中开始的;不信任更是敌意和攻击的元凶,如果你在教育学生时,看到学生眼中有敌意和恨意,那就说明他不信任你了。要让学生信任老师,老师首先要信任学生。一件事交给他做,就要打心眼里相信他能做好,并告诉他你相信他。当学生告诉你作业忘记带时,先别急着否定他,而应该仔细询问调查清楚再下结论。很多时候,信任体现于一些小细节,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眼神,可千万别忽略这些小细节,就是这些小细节,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三、

互学,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动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课堂、书本上的知识仅仅只是庞大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由于学科的局限性,教师对于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不可能全部掌握,这就形成了知识的盲区。学生则不然,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对知识渴求和吸收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学习各种基础知识的阶段,好奇、好学和和好问使得他们的知识面可能不如专业的老师那么深但绝对要广,因此,师生互学完全可以而且必要。

师生互学,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当然是学生向教师学习,这一点无须多谈;第二方面是教师向学生学习,这才是教师最难做到的。当教师时间越长,就越不好意思请教别人,总觉得难为情。请教同事尚且不好意思,何况是自己的学生呢!其实,一个教师如果能放下身段、诚恳地请教学生,不但不会遭到学生的嘲笑,反而会获得学生最高的尊重和信任。曾经有一个学生拿着一本化学书问我一个问题,当时我心里有点慌,教了这么多年数学,化学早都忘得差不多了,转念一想,不如就势问一下他吧,于是我反问:“这个问题我已经忘记了,你能教教老师吗?”没想到他早就准备好当小老师啦!开始对着化学书一板一眼讲解问题,使我豁然开朗,心里也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学生就不能当老师的老师呢?

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更显得老师的谦虚和诚恳,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间建立了亲密和融洽的关系,才会给学生带来敢于创新的勇气、乐于学习的热情和“我能成功”的自信。构键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我们教师做起,我们教师要积极接受现代教育理念,要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只有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学的最佳境界。

篇2: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师生,理论,选择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本文简介:《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新会小学敬鸿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理论的倡导者,“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洛杉矶“威廉?格拉瑟协会”总裁。自1955年以来,格拉瑟博士倾注了半生的精力专注于发展并修正“选择理论”,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他的理论终告确立,遂于19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本文内容: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鸿

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理论的倡导者,“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洛杉矶“威廉?格拉瑟协会”总裁。自1955年以来,格拉瑟博士倾注了半生的精力专注于发展并修正“选择理论”,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他的理论终告确立,遂于

1998

年出版《选择理论:个人自由的新心理学》一书。随后,他除了致力教导世人运用这个理论来改善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更全面改写旧著,本书即为其中之一。主要著作有:《没有失败的学校》、《每个父母都能快乐》、《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你在做什么》、《认同社会》等。

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贫困生。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严格催逼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可能让学生变得用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他们才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作者小时候就是一个很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其中他将自己作为例子:我记得那时上学的第一天,我举手准备回答问题,她点我起来。我说出答案,她说:“你怎么会知道答案?我都还没问问题呢!”我很讶异,因为我确信她已经问过这个问题,但是我却看到她身边一张张茫然的脸孔。马上,换成我被吓坏了,心想糟了,看我干的好事!她是学校出名的严厉老师,接下来他会怎么对我呢?但是她只淡淡地说,我已经回答了她准备要问的问题的正确答案。接下来,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下课后,她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桌旁,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她面露好奇的表情,显然,她并没被我激怒。她温和地说道:“如果下次又有我还没问你就知道答案的问题,你可以随时举手告诉我答案,我不晓得你是怎么办到的?但这实在太神奇了!”我不太记得这种情况后来是否又发生,但我知道自己不懂读心术。在新学年开始,我预计会挨骂的时刻。却又老师这么挺我!或许这个意外的小插曲激起我探究人类心灵运作的兴趣。

2012年7月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暑期一直在看《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初看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写的太罗嗦,但是看到书最后几章,觉得自己悟到了什么,于是我恍然大悟,是我自己没看明白。我字字句句咀嚼,越读越觉得字字珠玑,我觉得回味无穷。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这本书是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理论的倡导者,“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洛杉矶“威廉?格拉瑟协会”总裁。他倾注了半生的心血,通过务实验证和对理论基础的再三思考,提出了“选择”理论,更精炼地传达出其所倡导的生活化的心理学概念,希望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行为的主人,人们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受到外在刺激的控制。虽然这是一本教育专著,但是我觉得它的意思绝非于此,这更是一本人生指导丛书。

选择理论的基本信念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沉的五大基本需求。人类的五大需求分别是:生存和繁殖的需求,还有归属和爱、获得权力、自由以及享受乐趣的需求。当某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候,我们自然会感到愉悦,当某种需求受挫时,我们就会觉得痛苦。因此,做为教师要关注孩子的需求,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是否认清了自己的归属感需求和权利需求。如果他们没有认清,教师又如何帮孩子认清呢?

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贫困生。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严格催逼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可能让学生变得用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他们才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作者小时候就是一个很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书中写到作者上学的第一天举手准备回答问题,老师点他起来,作者说出答案,老师惊讶地说:“你怎么会知道答案?我都还没问问题呢!”作者看到老师身边一张张茫然的脸孔。马上被吓坏了,心想糟了,看我干的好事!她是学校出名的严厉老师,接下来他会怎么对我呢?但是老师只淡淡地说作者已经回答了她准备要问的问题的正确答案。接下来,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课后老师把作者叫到她的办公室桌旁,温和地说道:“如果下次又有我还没问你就知道答案的问题,你可以随时举手告诉我答案,我不晓得你是怎么办到的?但这实在太神奇了!”作者不太记得这种情况后来是否又发生,但作者清楚地知道这个意外的小插曲激起了他探究人类心灵运作的兴趣。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这本书也强调了教师在工作中要获得满足,如果无法满足,那么教师将无法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持续教学工作。本书的第七章,阐释了“身为现代经理人的教师”的角色:

“他必须继续阐释他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索他们所学,以便协助老师找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他期待学生学期考试取到最好的成绩,但是他也知道这些考试绝非他努力的主要目标。他鼓励学生想出最简易的学习方式,以便可以腾出多余的时间来学习更多东西,他绝不认为一个会用计算机来完成课业的学生,会比不用计算机并花费更多力气来完成课业的学生学的更少。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学生会怎么做。基本上,他负责教学架构的建立,而学生则在这个架构下学习。他会持续改善教学架构,并相信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而不是外求于“专家”设计出一套永远不可能达成的“最佳”课程。相反的,他会转向在这个架构下学习的学生,要求他们的回馈,因为他知道没有任何人比这些学生更了解如何改善他们的学习。所以他会建立一套方法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经由意见的采纳,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建议非常有价值。这种互动比他所能做的任何事情,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感,而且丝毫不会矮化他的教师身份。

“教师和学生将持续不断从事教学方式调整与学习时间分配的探讨。教师须努力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并积极求取学生的协助来改善教学过程。从一开始,教师就会发现大部分教学问题的起因,来自课堂结构而非学生本身。因为他不把学生看作问题,所以他会鼓励学生,说出问题所在。而在追求每门课最佳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威胁和处罚将会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的协同合作。教师将会明白他们需要学生的协助,课堂上不会有敌对的角力,这在制式的教室里是最富毁灭性的。骗人的奖状和诸如“回归基地”或“教学卓越”之类的激励口号也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本身就是教学历程的一部分,他们自己就会持续不断地寻求改进之道。最重要的是,当任何学习团队发现一个更新、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时,这份知识就会分享给每个人,以便所有人都能学得更多。”

我认为这几段文字非常耐读,也值得我们每位教师仔细寻味。生活里充满了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轻松向上的生活方式格拉瑟博士的选择理论的确有着很强的的实用性,使人受益匪浅。

2012年7月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何康宁

最近拜读了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感触颇深。尤其是对刚从事教育工作不久的我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专著,更是一本人生的指导丛书。下面就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教育,或者可以更直接的说做老师不是一门纯科学的东西,而更多的是一门艺术。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照搬一些经典的教育理论,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威廉·格拉瑟博士在著作中深刻的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并结合实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之道。反观我的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为什么有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是一味的说教,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模式永远是一种:老师在“演讲”,学生在“欣赏”。正因为缺少了交流和倾听,才使我们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心理能够给教育锦上添花,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动荡时期,,而且他们会在某一刻非常敏感,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本著作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直白一点说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软肋”,知道学生此时要的是什么,什么最能让他们感动。做到了这点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对你敞开心扉。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男生,他可谓学校的“风云人物”,许多高年级的同学对他也是“闻风丧胆”。刚接手这个班级得时候,我采取非常消极的态度,对他的一些问题常常视而不见,直到有一次他打架了我才不得不正面处理这个问题。起初他态度强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我颇为头疼。我知道对于他再强硬的方法也无济于事,那么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于是我改变了谈话方法,在谈话中我刻意把“你”换成了“咱”,并对他表示了尊重,最后他承认了错误,态度也很诚恳。升级的那个暑假我收到他发来的短信:“老师,一个‘咱’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你是我最好的班主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学生的这句话对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让我感觉当老师很幸福。

书中也强调了教师在工作中要获得满足,其实这跟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是相通的。成绩的提高是由学习过程决定的,学习过程由学习状态决定,学生状态由学习兴趣决定,而学习兴趣是由学习关系决定的,因此,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老师要对学生关怀,要转换思维,不能让思维固化,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要说“正话”,这样会使学生有种主动感和被尊重感,而不是一直处于被领导、被压迫的位置。只有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心怀高远,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这本著作确实给我很多的指导,今后我会更努力。

2012年7月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学困生。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严格催逼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可能让学生变得用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成功的快乐,他们才会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

一、控制理论与选择理论。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尽管很多时候教师自己并不清晰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大部分教师信奉的教育理论是外在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有这样的假定:无论人类或任何其他物种,都能够籍着对他们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来驱使他们工作或变好。威廉·格拉瑟认为,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人的五大需求中,生存和繁殖是属于基本的生理需求;归属与爱、获得权力、自由、享受乐趣则属于心理上的需求。当人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感到愉悦,当某种需求受挫的时候,就会觉得痛苦。对一个人来说,五大需求是同等重要的,而且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得到满足。如果任何一个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想去满足它的强烈冲动。在五大需求中,获得权力的需求似乎很难理解,但它确实是根植于人类自身基因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归属感与爱、权力、乐趣等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将大部分学习必备的图像逐出脑海。如果换了一所学校,孩子遇到了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教师,行政领导,或是与学校有关系的某人),他会将那些移除出去的学习图像再重新放回到自己的心中。当然,仅仅靠一个有爱心人的关怀是不够的,如果他不能在课堂上实现对学习的满足,他还是会将这个新的图像抛诸脑外的。而每将学习图像移出一次,就会令他更加怀疑是否能在学校里找到他想获得的满足。在绝大多数的课堂里,几乎都有50%的学生不能得到学习上的内心满足,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这实在需要引起教师们的警觉。

三、总合行为与教育重建。

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强调,人们选择大部分的总合行为来试图操纵自己或者他人。如果你在工作上严重受挫,你就会选择痛恨你的工作的总合行为,这种行为会有胃酸分泌过多的生理反应,而它就是你胃溃疡的起因之一。教育者一定要正确看待这套生物系统的威力。在某所学校,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却选择了自杀,社会上对此议论纷纷,批评学校的、批评家长的、批评学生的声音此起彼伏。从选择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心目中对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有极高的期望,一心想拿到最好的成绩,当竞争的结果不如他愿的时候,他不愿将自己心目中的学习表现图像调整到更加符合现实,拒绝降低对自己期望的标准,因此铤而走险选择自杀,以减轻内在受挫的痛苦。

四、现代经理与学习团队。

教师要做现代经理人,运用现代经理的管理技巧来组织学习,具有如下的特点:教师要持续阐释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索他们所学,以便帮助教师找到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团队合作方式如果用在平常的学科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协力共学,使每个人的内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将会发挥更大的威力。团队的成员不止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好的团队还会强化整个学校的力量和归属感,形成学校的精神。在本书中,威廉·格拉瑟先生用两章的篇幅分别阐述了学习团队的价值以及四个经典的案例,为当今的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2012年7月

篇3:在高三年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在高三年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关键词:大会上,师生,高三年级,讲话

在高三年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简介:在高三年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王校长、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距离高考还有二百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旨在为同学们加油、鼓劲,时间的流速快,生活的发展猛,两年多的时光已经过去,高考,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同学们,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不论你在不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冲刺的时刻

在高三年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内容:

在高三年级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王校长、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距离高考还有二百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旨在为同学们加油、鼓劲,时间的流速快,生活的发展猛,两年多的时光已经过去,高考,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同学们,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不论你在不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冲刺的时刻到了,请大家从现在开始,把状态调整好,204快骨头鼓足劲,一路呼喊向前进,轨道切入备考,进入备考、适应备考,从心理到行动,完成角色上的转换。

高三是特殊的时期,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每一个高三学子,都会是脑神经累得迷迷糊糊,生物钟扭得乱七八糟,身心忙得疲惫不堪,每天感到天昏地暗。会有成打的试卷,成摞的草稿纸,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只要高考没完,就得做题不停。很苦,没关系,这就是高三;很累,应该的,这就是高三;不要命,这才对,这就是高三;想偷懒,没机会,这就是高三。选择了高三,你就选择了在风雨中前行,放弃了艳阳高照;选择了高三,你就选择了在崎岖中攀登,放弃了平坦大道;选择了高三,你就选择了在失败中前进,放弃了温暖舒适。每年都有一部分同学做不到,选择放弃,放弃高三,放弃高考。

同学们,你现在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发展做着准备,我们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也就只有这样一个利用高考规划自己人生的机会,你是要抓住并利用,还是逃避并放弃,选择权就掌握在你的手中。高三是大苦与大乐的结合点,惟有大苦,方能大乐。看看我校复习班的学长们吧:他们的眼神是疲惫的,但疲惫里有坚定;他们的脚步是匆忙的,但匆忙里有沉稳。面对挫折,他们更坦然;面对进步,他们更清醒。为了心中的梦想,心甘情愿地以苦为乐,在失败与拼搏中成长;为了胸中的理想,宁愿伤痕累累,也不怕困难阻挡。看到他们,就会想到一句话——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学们,面对人生,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应届高三的同学们,一定会感受到高三气氛的紧张,同学们的思想也会出现很大的波动,我想主要会存在以下几种状态,请同学们自我对照,及时调整。

一、迷茫:始终无法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处于无目标、无计划的状态。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尼采的话很有道理:“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同学们,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对你来说,都不会是顺风

只有目标明确,才会让我们拥有了希望和执著,就像是长夜中远方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目标明确,才能让我们有了明确的选择,无论它有多高。任何时候都要看准这个目标,用它来激励自己,让它作为一种永远的动力。比如说你定有一个向往的城市,渴望上的学校,喜欢学的专业,然后用这半你去苦拼。

目标既要有恒定性又要有渐进性。哪个是长期目标,哪些是短期目标,要制定清楚。我的大学是什么?每次考试我进步几名?同学们,你们要知道,长期而远大的目标就是靠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的。远大的目标必须从小处做起才能实现。

有了目标就如盖房子有了图纸,接下来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兵法上也讲:谋动而后行。意思是做事情要成功,必须要有计划性,不能盲目冒进,有的人只顾低头朝前走,那里黑了那里歇,如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你过那里过夜?

同学们,在你们树立了一个远大的高考目标后,接着就应该制定一份详实的计划来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

二、焦虑:许多的考试,许多的挫折与失败;对自己过去的学习不满意、后悔;迫切地想改变目前的状态,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处做起;当苦拚过一段后考试成绩依旧,觉得付出了努力收效甚微,白付了辛苦,觉得生活欺骗了你;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与关注,就会内疚、有负罪感等等,导致许多同学整天紧张兮兮、烦恼不安,焦虑,浮躁。

我听说过一个“猴子为什么没变成人”的故事。猴子想变成人,它知道要想变成人,一定要砍掉自己的尾巴,因为人没有尾巴。于是猴子拿起刀,决定动手砍掉尾巴,但动手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扰住了:

1.

是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

2.是尾巴砍了以后身体还能不能保持平衡?能不能保持灵活性?

能不能活的长久?

3.是尾巴一生下来就和自己在一起,跟了自己很多年了,不忍心抛

弃它。自己能适应没有尾巴的生活吗?

同学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故事告诉我们:蜕变和完美需要痛苦的挣扎,恐惧和顾虑太多是前进的大忌。在破茧而出的前一刻,蝴蝶将经历毕生最大的痛苦和孤寂,只有那些能忍受到最后,不放弃的,才能最终领略朝阳和甘露的美好,才能享受翩翩而飞的美妙。同学们要想突破自我,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先彻底斩断自己的“尾巴”!

三、自卑:认为自己的基础差,脑袋笨,即使高三很刻苦,恐怕也无法有很大的突破。何况高三还有来自老师、父母以及自身的压力,有考试、成绩、名次的压力,自己觉得承受不起,非常缺少自信。

俗话说:油无压力不出,人无压力不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像水,如果没有压力就不会形成美丽的喷泉。适度的压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一定程度上压力就是动力,没有压力你就不着急,凡事等等再做,结果是慢条斯里中时光匆匆走过去,而我们还是仅仅停留在计划里。

我们应该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之路千万条,我刚刚说过我们没有生在高干家庭,我们的父母也不是老板,莫沮丧,上帝既然给我们关上了一扇窗,就一定给我们留下了一扇门,一定有一扇成功的大门会对你开放。同学们听说过“生态位”理论吗?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竞争的时间和空间。关键是你要客观的尽快找准属于你自己的生态位。把自信带进每一天,用乐观对待每一天。甚至,面对自己的缺点,你都能机智风趣地开玩笑,那你就是一个非常自信、非常了不起的人。邓小平很矮,但是,他会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王校长患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他不仅在语教学上独领风骚,而且在学校管理上又树一帜,并且在乒乓球坛上也算一名高手,这是一个人自信和心理健康的表现。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不去想前面的道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充满自信,脚步不停,一点点地努力,去靠近我们的目标。

高三的学生应该是这样的:

一、能持之以恒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在那些人们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执着追求、始终坚持,相反那些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的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个道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是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要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越是接近顶峰,就越是困难重重;越是接近高考,学习就越不容易。拿破仑有句名言:“当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了。”第29天,也许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正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只有努力坚持,只有对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迎来荷花满塘。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的辉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牛步虽迟,可达千里!行百里路半九十,让我们谨记:不要输在第29天。

二、要学会坚强

剩下的这200天,注定是乏味的,劳累的,甚至是痛苦的。到了现在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夜以继日,什么叫收效甚微,什么是屡战屡败,什么是屡败屡战。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与渴望,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成功是蕴含在失败的苦闷和不懈奋斗的汗水中的。在失败面前要学会坚强,要有斗志和勇气,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奋斗的乐趣。我们要与自己的胆怯与懦弱、虚荣与懒惰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力量,只不过被时间埋没,被意志影响,被习惯消磨了。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大海上,有一片礁石,在礁石的背面,风平浪静,藏在其中的珊瑚虫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而且死亡率极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滚,生存于此的珊瑚虫却显得生机勃勃,光彩夺目,并快速地生长繁殖。巨浪的冲击无疑就是珊瑚虫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与珊瑚虫是一样的,也需要冲击、磨擦、锻炼,高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考验,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你也将像珊瑚虫一样光彩照人。高三会有许多不如意,同学们,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和你一起笑;当你哭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你自己在哭!欢乐可以同享,而痛苦必须你自己勇敢坚强地承受,即使最爱你的老师,最宠你的父母也替代不了你,也没有办法。你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历练生命的机会,要义无反顾地迎上去。只有走好高三,羽翼才能丰满,才能振翅高飞。

三、懂勤奋刻苦

最慢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最笨的学习方法,就是最聪明的学习方法;最踏实的学习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每天按照计划去做,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规范当作一种习惯。要重视细节,最忌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俗话说:熟能生巧。想要考得好,就得多做题。卖油翁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此无它,唯手熟尔。”贝克汉姆的球技很好,怎么练出来的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整个球队集训完之后,他一个人再练半个小时,一脚一脚的冲着球门踢。想取得成功,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一次一次反复地去做,一直做到娴熟自如,没有人比得上你,你就是领军人物。

四、要讲方法、摸规律

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并把它做好。多错一道会做的题就等于浪费了你双倍的时间。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方法可找,有规律可循。经过摸爬滚打,探索思考,总结经验,不断探求正确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具备了能力,摸清了规律,就会提效率高,就能驾御知识,就一定会大有收获。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五、会适度休息

起早不贪黑,贪黑不起早。每天中午要小睡一个午觉,虽然很奢侈,但是很有必要。美国陆军训练所有一句话,“记住你不是超人。”我们同样也要记住这一点,我们不是超人。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状态,应该及时的休息,并且还要学会随时随地休息。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参加过战争,当过战地记者,学过油画,指导英国人获得了二战的胜利,一年中写了许多的著作,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问他是什么能够让他的精力始终这么充沛,他回答:“能够坐的时候我绝不站着,能够躺着的时候,我绝不坐着。”说的就是要时刻的注意休息,以便自己在真正需要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全部的投入。睡眠和休息占用了时间,却赢得了明天学习的精力,如果有同学不明此理,不好好睡觉,那他第二天肯定精神不好,这是赔本生意。

当然,抓紧一切时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定不能过多占用睡觉时间。我们要求同学白天抓的紧一些,双休日也要利用起来,复习班的同学只休一天,我们也曾打过这个主意,概因队伍庞大,情况复杂,不好做统一要求,但是对于同学个体来说,不能把这段时间全部用于休息,我早就告诫大家,放假回家只是学习场所的转换,学习途中的小憩,双休日回去洗个澡,吃个好,睡个香,之后应将这一大周复习过的内容认真梳理一番,整理总结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充分利用休息日完成这一任务是聪明孩子的明智之举。

同学们,向我们的家长道一声感谢吧。有这些人伴你走过难忘的高三,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财富。你的爸爸妈妈可能没有子女高考的经验,他们不一定能做到最好,但他们一定会尽力做好。高三这一年,如果你的感觉是身心疲惫,他们的感觉同样是心力交瘁。他们用的肩膀和胸膛替你们承担重担、遮挡风雨,你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肩膀或胸膛去承受他们偶尔的脆弱与无助。

同学们,向你的老师道一声辛苦吧。因为我们下了这样的决心:我们将忠于职守,以校为家;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统一部署,协调步骤;统一资料,共享资源;刻苦钻研,潜心备课;关注动态,采集信息;搜集资料,交流心得;齐抓共管,缩小差距;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循循善诱,润物无声;鞠躬尽瘁,蜡烛成灰

我们师生同心,即使是黄土我们也要把它变成金。

同学们,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一种精神,就是一种状态,你们要以咬定青山之志,以饱满的精神、激昂的斗志,以强烈的亮剑的精神、带着拚杀的渴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锐气,走完最后的冲刺路程,

同学们,在新的起点上,你们奋勇向前,一定会将一路荆棘踏出一路的芬芳

谢谢!

在高三年级学生大会上的讲话

高三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4月24日,距离高考还有45天,十二年寒窗求学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明天,4月25日,我们将参加稽阳联考。稽阳联考是高考前的一次极佳的练兵机会。请大家好好加以利用,以再向高考成功迈出坚实的一步。在这里,我想讲几个与考试有关的问题,与各位探讨,更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启发。

一、满怀信心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人生的道路上,信心的确是成功的支柱,我们只要满怀信心,就会拥有勇气和办法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遭遇到的困难。

从2010年7月26日开始,高三全体师生风雨兼程,迎来了一天又一天的晨曦,送走了一夕又一夕的星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练,同学们已经积淀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走向成熟和老练,大家等待着高考的到来。

因为浦江三中2011届高三有着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更要满怀信心,更要豪情万丈,去争取高考的成功,去争取暨阳联考的成功。我们的优势是——

1.2011届学生上进心强,学习勤奋,不怕吃苦,为了理想和前途而坚持不懈。在同学当中,学习成绩突出者不乏其人,也有成绩不够理想,但是不放弃、不抛弃、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守者。

2.2011届学生基础比较好,高三以来的模拟考试成绩都比较理想,领先于兄弟学校。坚实而良好的基础,是成功的有力保障。

3.2011届高三管理比较严格。同学们刻苦学习,教师认真教学,没有出现过比较大的影响教学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

4.

2011届高三师资力量雄厚,我们的班主任和广大任课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对学校负责。

同学们,为了强化你的信心,我提几个建议供参考——

1.回忆辉煌,点燃自信

在求学过程中,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辉煌时刻,我们就要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辉煌,点燃自己的信心。在回忆辉煌的时候,请你一定要把当时的细节还原出来,那样才会有更大的作用。

2.积极暗示,注入自信

我先讲一个故事,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再介绍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

同学们,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暗示具有巨大效应,积极暗示能增强人的信心。

请你成为自己的皮革马利翁,也成为朋友的皮革马利翁,为自己的成功和同学的成功注入自信。你可以拿纸条张贴在桌子上,写上“我有学习能力,我一定进步!”;你可以在心里一遍遍的默念“我能行!”,你可以经常对朋友说“你一定成功!”。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暗示需要经常进行,最好变成每天生活的一项内容。

3.挺胸抬头,增加自信

心理学家发现,人高兴、充满信心时就会抬头挺胸,走起路来格外有精神,步伐稍快而有力;而人在沮丧、缺乏信心时,就会无精打采,走路缓慢无力。亲爱的同学,你可以利用人的内心体验和自己的行为动作一致的原理,每天走路挺胸抬头,步伐稍快,经常那样做,你的信心就会得到不断的强化。

二、调整心态

有首歌说的好,人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位高考专家说了,高考“四分考实力,四分六分考心理”。在考场上,一个人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的影响到他的考试成绩。

什么是考试成功的良好情绪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1.心平气和,拥有一颗平常心,冷静、沉着参加考试。请你把考试看成是一个挑战,以激发潜能;把考试看成是一次机会,以珍惜的心情对待。

2.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请不要去想考试之后的事,也不要不与人争论问题。有人打了一个比方,参加考试要学会“关门”,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过好每一个“今天”,在考前和考中,既不对昨天耿耿于怀,也不对将来忧心忡忡。

3.拥有调控能力,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考前和考中出现焦虑情绪,比如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那是正常现象,也是难免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考试焦虑,打个的拉弓射箭比方,弓弦绷得不紧,箭就射不远;拉弓用力过大,弦就断了。适度的考试焦虑,还能促进我们更好的发挥水平。

在考试中,因为考试题目难易程度不同和自己答题状况的变化,自己的心态会发生变化,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同学,请你记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

在迎接高考的征途中,同学们可以训练一些调整情绪的简易方法:比如,深呼吸,闭目坐在椅子上,缓慢有节奏的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比如,想象自己漫步在海边沙滩上,海浪轻轻的拍打着沙滩和自己的脚背。

4.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试。战略上藐视,指的是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因为自己已经准备相当长时间了,也经历了多次模拟考试,对考试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战术上重视,指的是认真对待对待每一道题目和每一分分数,认真小心做好每一道题,一分一分的争取考试分数。

5.去掉考试迷信。2007年高考期间,一个学生与我交流的时候,告诉一件事情,说自己从教室后门进去参加考试都比较顺利。同学们,请务必自设圈套,自投罗网,你一定要去掉考试迷信,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三、细心规范

同学们,我们要用细心增加考试分数,我们要向规范争取考试成功。我在这里提几条建议——

1.控制答题速度。你需要用平常训练的速度去答题。如果整场考试都是按平时的速度始终在做自己会的题目,并且全神贯注的去做,那么,考试一定是正常发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坚决防止出现容易题目没做对、难题没做出来的情况。

2.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建议根据题目的分值合理分配时间。做题太快,易造成审题不严的问题;做题太慢,则无法完成全卷,出现会做题目也没有时间去做的情况。

3.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会做的题争取一步到位,尽量不走回头路,把该拿的分全部拿下。难题出现在试卷中的位置并不固定,有些科目的难题可能出现在前面。此时要注意及时放下,要学会舍得,先做后面容易的题。

4.力求准确规范。答题有规范,该有的步骤不能省略。表达要力求准确,不出现病句和错别字。填涂要准确规范,书写清楚工整,卷面要整洁,给评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5.注意题号顺序,并在各题所指定的区域作答,千万不要在规定以外的地方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6.做完每一道题目,坚决不留空白。对于选择题,拿不准主意的可凭第一感觉,不会做也要猜题。对于主观题,评卷时常常是按步给分,应该会多少就答多少,哪怕写上一些相关的公式也可能会得到一些分数,比如2010年高考数学考题较难,据说当年的评分分标准进行了修改。

7.坚持到考试最后一秒。每一场考试,都不要提前交卷离场,因为可能会出现题目出错而临时更改的情况。高考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首战受挫,出现第一道题就不会或第一科考的就不理想的情况,也不能自己吓唬自己,因为别人可能比你更糟,你必须立即冷静下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尽快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门考试中。2003年,浦中出了高考文科状元陈杭霞,与她相匹敌或者更胜一筹的赵静怡的例子,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

考试期间的“三不”:不同别人对答案,不讨论不会做的题,不找老师解题。

四、诚信考试

有考试,就有诚信问题。学校要求大家诚信应考,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接受监考老师的指挥。学校坚决反对考试不诚信行为,如携带手机、夹带书本纸条、交头接耳、偷看他人答案等。对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

同学们,我们要在思想上认识考试违规的危害性。高考违规有可能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那些有作弊念头的人,在考试过程中往往提心吊胆、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考试发挥失常,真的是得不偿失。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自强厚德之人,成功属于浦江三中的每一个学生。

2011年9月2日

    以上《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平等、信任、互学——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