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日期:2020-04-1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协作,小组,模式,环境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提要】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协作学习是利用任务驱动学习,同一小组内各成员或者各小组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担任不同角色,协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内容提要】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协作学习是利用任务驱动学习,同一小组内各成员或者各小组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担任不同角色,协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关键词】

小组协作

学习

角色

任务

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在协作学习中,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1.任务导引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

在此阶段,教师要进行任务设计。一个好的任务设计至少要符合以下原则:任务大小要适当。一个问题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这些任务可能是在同一时间内由不同的角色去分别完成,因此,各个任务的大小要适当,不宜出现任务过大或者任务过小的情况。任务覆盖的知识点要适当。在设计任务时,不能孤立地去设计某一任务,而要考虑各个任务之间的有机联系,任务和任务之间应该呈现“正互赖性”的特点。任务表述要明确。任务的完成最终要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任务完成要达到什么目标,符合什么标准,采用什么表现形式等等,都要作出详细说明。角色分配要合理。角色是与任务直接联系的。从协作小组的形成到组内各成员担任角色,都需要从任务出发,作出全面考虑。这种角色分配既可以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特征而替代学生去组合和选择。由于任务之间的“正互赖性”,因引,角色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在任务导引阶段,教师向学生呈现任务,作出必要说明,学生必须明确任务和角色,具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任务导引的目的在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合理把握教师在分组教学中的角色

学生明确任务后,就需要寻求相关的资料信息来完成任务。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可能与任务完成相关的资料或网址,并说明如何去把握资料或网上的信息,注重锻炼学生网上搜索信息的能力。要注意针对不同角色而侧重不同。简单说明资料信息的内容概要,并向学生提供把握资料信息的方法建议。解答学生在具体过程中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也可以采用演练结合方式,即教师讲解演示一个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操作。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每一个人独自完成。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充分发挥小组长及小组成员之间作用,运用集体的智慧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最后进行集体讲解;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带有讨论性质的问题,引入竞争机制,那一组做得快、做得好就给予表扬鼓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关键是逐步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的合作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协作小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组织协作即根据任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协作内容和协作形式,其基本手段是角色之间的交流,目的在于达到对问题的共识。在组织协作过程中:教师只是协作的组织者和观察者,学生是协作的主体。在协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交互,但只是辅导或者辅助人员。这种协作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组内角色之间的协作,而且可以是不同组间的协作。对于某些教学内容,可能采用协作的方式从任务设计上不是很理想的话,也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印一些与本次操作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或者制作一些电子文档放在教师机上,给学生共享。并且要做到精讲(一般在10分钟左右),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作为起始环节,教师的精讲是小组合作活动开展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知识背景,同时还使学生明确了活动的目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重点

引导发言在协作的基础上,各协作小组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对本组成员贡献的评价。在引导发言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对发言的主题要有明确规定。对发言的角色要有所区分。对发言要做及时的评价、反馈,尤其是在某一主题发言结束的时候,要做总结(一般10分钟以内),这种总结可以由教师来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此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3.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及计算机操作能。

教学过程中营造信息氛围,与以往的单纯计算机教学加以区别,例如课堂中要用到的一些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机房的特色发到每台学生机上,学生用现成的,但我们更多的是放在教师机上让学生自己来“取”,甚至介绍一些网址让学生自己去“搜”。对学生的提问,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偿试。对于教材,教师不能固步自封,犯教条主义。比如怎样打开Windows中的资源管理器。一般的书上介绍二种方法,例如开始→程序→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右键单击→资源管理器。其实单击桌面“资源管理器”快捷方式、右击“开始”、“我的文档”、“回收站”、“网上邻居”等都可打开资源管理器。因而教师可介绍其中一、二种方法,然后发动学生去探索、偿试其它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如word的启动,也不是课本中介绍的二种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利用任务导引,使得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评价的思路也更为清晰。任务导引,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协作或讨论有助于交流思想,共同完成任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具有学习的责任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则思考很少。这样,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目标除了应试之外似乎就没有别的目标了,一方面,学不能以致用,培养出的“人才”高分低能。学生对于学习大多数只是被动和应付,没有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和需要来看待。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来应该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联合国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共同生活”是基础能力。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仅凭个人的力量完成某项事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信息时代强调的是合作,是团体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事业,需要生活其中的人类具有积极合作的意识。这是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那么,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这种基本素质,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的教育理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总会很快反映到对教师的要求中。采用这种“先引导、后协作”方法,一则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思想影响学生;二则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再则可以帮助学生彼此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协作氛围和协作关系,树立协作意识。

篇2: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

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 本文关键词:管理规定,协作,能力,计划

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 本文简介:海量资料超值下载0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1目的和范围目的和范围1.1为规范公司生产能力协作管理,使能力协作供方选择、能力计划编制实施及质量进度控制处于受控状态制定本标准。1.2适用于公司因加工能力不足而形成的整体对外能力协作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Q/CDHXG0500

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 本文内容: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0

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能力协作计划管理规定

1

目的和范围目的和范围

1.1

为规范公司生产能力协作管理,使能力协作供方选择、能力计划

编制实施及质量进度控制处于受控状态制定本标准。

1.2

适用于公司因加工能力不足而形成的整体对外能力协作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Q/CDHXG

05001-2002

采购控制程序

Q/CDHXG

06010-2004

生产计划管理规定

O/CDHXG

06012-2002

生产协作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能力协作:公司具备生产制做工艺手段,但由于生产任务量大,

超过公司自身加工能力,需利用社会资源,采用整体外包加工制作

的对外协作任务,但不含工序性对外协作方式。

4

职责职责

4.1

综合计划部门负责能力协作计划的归口管理,负责能力协作计划

的编制及执行过程的检查与考核。

4.2

生产管理部门按计划指定的协作点和进度及质量要求组织能力协

作计划的实施,负责能力协作件交验入库及对外结算工作。

4.3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能力协作点的考察,并组织评审,确定能力协

作点加工范围,并负责组织好能力协作点的定期评价工作。

4.4

工艺部门参与选定能力协作点工艺能力的评审,并根据需要及时

提供工艺指导及技术支持。

4.5

质检部门负责能力协作件的质量检验,并负责各能力协作点的质

量跟踪与评价工作。

4.6

财会部门负责能力协作件价格政策的制定,并负责价格谈判及对

外结算工作。

4.7

各部门协办。

5

管理内容与方法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能力协作需求管理

5.1.1

能力协作需求由综合计划部门提出,主要依据为年度生产计划

大纲,结合公司生产能力确定。年度总体能力需求方案由综合计划

部门年初提出;具体需求在平常滚动计划编排过程中根据动态的能

6.9-1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1

力/负荷情况确定。

5.1.

2

能力协作需求确定应遵循充分发挥公司自身潜力的前提下合理

利用社会资源的原则。同时,能力协作需求的确定应能有效提高市

场需求满足程度,并能加快产品通过速度,有效缓解工序能力瓶颈。

5.1.3

能力协作需求的确定应按定点定向的原则执行,做到有利于协

作厂家做专做精,以便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5.2

能力协作点管理

5.2.1

能力协作点的选择应按市场化的原则满足~F

列要求:

a)符合公司质量体系中对供方的相关要求;

b)重视程度高,生产进度保障能力强,且能有效缓解公司工序

能力瓶颈;

c)满足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稳定局面;

d)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重点培养一批具各较高综合实力的合作

伙伴。

5

.2.

2

技术管理部门在完成新增能力协作点的考察与评审后,应向

综合计划部门提供该供方的工艺能力资料及建议加工产品范围。综

合计划部门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供方生产零部件目录,经主管领导

批准后固化于信息系统,做为能力协作计划的排产依据。

5.2.3

技术管理部门和质检部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要求对能力协

作点进行管理,对质量保障能力差的协作点,可提出复评或取消其

合格供方的建议。

5.

3

能力协作计划编排

5.3.l

能力协作计划编排由综合计划部门按

MRP

系统要求执行。应遵

循的原则为:

a)以满足公司自身能力充分利用为前提,协作任务的确定不应

造成生产车间相应工序负荷的不足;

b)应遵循保持公司核心制造技术不外流的原则,计划编排时应

优先选择不涉及公司核心制造技术的零部件;

c)品种、数量及协作规模以

MRP

系统细能力计划数据为基础,

按定向定点原则编排计划,方便供方生产准备与生产管理。

5.3.2

能力协作计划编排后,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方可下达。对协作

任务的供方应录入信息系统,便于质检部门跟踪查验。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2

5.4

能力协作计划实施

5.4.1

生产管理部门在接到综合计划部门下达的能力协作计划后,应

及时与指定供方签定合同,并做好进度监控工作。

5.4.2

能力外协任务可按工时计价或零件核价方式结算。价格谈判由

生产管理部门组织,财会部门参与。必要时应由公司主管领导主持,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结算付款手续。

5.4.3

生产管理部门做好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工艺部门及质

检部门做好配合。

5.4.4

产品完成后由生产管理部门做好收货及交验入库等相关工作,

质检部门与物资管理部门配合做好质量检验及物资验收入库工作。

6

检查与考核检查与考核

6.l

对能力计划编制过程中出现对外分流比重过大,导致公司自身能

力形成明显闲置,或计划数量安排过大造成库存积压的对综合计划

部门提出考核。

6.2

综合计划部门对牛产管理部门未按计划要求完成协作任务的,按

《生产计划管理规定》要求提出考核。

6.3

技术管理部门对生产:管理部门在能力计划执行过程中末按规定

的合格供方及其许可的品种组织外协提出考核。

6.4

违反本标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每项次扣责任部门

1~5

分,扣

责任人员

50~500

元。情节严重的,按公司行政处分相关规定追究

行政责任:违反法律法规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7

附则附则

7.1

本标准由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综合计划部门起草、归口并负责解

释。

7.2

本标准代替

Q/CDHXG06025-2010,主要起草人:

7.3

本标准经相关部门会签,公司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6.9-2

篇3:2019年八闽高中教学协作组织联考-高考模拟

2006年八闽高中教学协作组织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2题。去年2到5月间,荷兰的家禽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有89人被传染,其中绝大部分症状比较轻,仅有一名兽医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荷兰的研究人员对从部分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禽流感病毒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并将序列与从病鸡分离出来的做了比较,发现绝大多数样本都没有出现有意义的基因突变。但是,从死亡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却存在较多的突变,有些变化发生在与病毒的毒性、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区域。因此,有可能是这些突变使得禽流感病毒变得对人特别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与病毒表面上的两种蛋白质有关,一种是红细胞血凝素蛋白,简称H;一种是神经氨基酸酶蛋白,简称N。根据二者的差异,可以把流感病毒分成许多种亚型。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有15种亚型,其中有3种被发现能够传染给人。其中H9N2是低致病性的,另外两种H7N7和H5N1都是高致病性的。xxxx年荷兰禽流感的亚型是H7N7;而1997年在香港导致6人死亡,以及目前在亚洲大范围流行,并在越南、泰国导致多人死亡的禽流感,都是H5N1亚型。xxxx年,研究人员报告说,H5N1亚型内部一种蛋白质(PB2)出现一个点突变,就会使得病毒毒性大为增加。xxxx年研究人员则发现,香港H5N1毒株之所以毒性特别强,是由于另一种蛋白质(NS1)上出现一个点的突变。这个突变使得H5N1毒株能够躲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基因突变起因于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一般的生物体都有校正机制改正复制错误,从而大大降低突变的可能性。但是流感病毒不存在校正机制,这就使得流感病毒特别容易发生突变。在这些随机发生的突变中,就有可能出现毒性特别强的突变。不过,个别的基因突变虽然可能增强病毒毒性,但似乎不太可能增强它们在人之间传播的传染力。目前发现得了禽流感的病人,基本上是从病禽传染上的。不过,除了基因突变,还有另外一种进化因素——基因重组,有可能增强禽流感对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人(或其他动物),同时感染了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那么这两种病毒就可能在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出现一种由人流感病毒基因和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而成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既能够像人流感病毒那样很容易在人之间传播,又有像禽流感病毒那样强的毒性,而且这种新亚型病毒是人体无法识别的,因此人体对其无免疫力,那么就会在人群中爆发流感。越多的人感染禽流感,发生这样的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就越高。1、根据文意,对禽流感疫情相关特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在荷兰发生的禽流感是H7N7亚型禽流感病毒造成的,这一病毒的特点是在与病毒的毒性、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区域存在着较多的基因突变。B.流感病毒可以分成许多种亚型,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有15种亚型,其中有3种能够传染给人。C.绝大多数得了禽流感的病人,基本上是直接从病禽传染上的,禽流感在人间的传染性即使有也可能是偶然的。D.如果人或动物同时感染了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就会大大增强流感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性。2、对“个别的基因突变虽然可能增强病毒毒性,但似乎不太可能增强它们在人之间传播的传染力”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在荷兰发生的禽流感疫情还是近年来在亚洲发生的禽流感疫情都是发生在禽类或其他动物与人之间的。B.基因突变往往带来病毒毒性的增强,而病毒毒性增强仅仅意味着病毒对人或动物的感染性的增强,并不造成病毒的传播性的增强。C.一旦大量的人感染禽流感就有可能使禽流感病毒发生较多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禽流感在人之间的大规模流传。D.基因突变并不是造成病毒在人之间传播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的基因重组更有可能增强禽流感在人群中爆发的可能性。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B.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的政治意识。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正的“以德治国”。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C.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D.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越州赵公救灾记宋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③,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④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选自《元丰类稿》有删节)【注】①赵公:赵

    以上《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