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读《红楼梦》有感(2)

日期:2019-09-1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读《红楼梦》有感(2)的相关参考范文,读《红楼梦》有感第一次捧起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红楼梦》时,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想把它彻底看明白。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

  读《红楼梦》有感

  第一次捧起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红楼梦》时,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想把它彻底看明白。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各有个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的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命运。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暗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肯,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如此。”暗示了她从来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人,虽然表面上和谁都很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我最喜欢黛玉葬花这个场景了。这个场景不仅把林黛玉的性情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也为读者刻画了一个自爱自怜喜爱花的一个林黛玉。林黛玉是很爱惜花的,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对于美与他人有不同的独特见解,她也写了葬花吟,以花喻自己,把贾府及整个封建的社会比做污浊,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这首葬花吟也是其中最凄美的诗歌之一。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看了很让人心疼,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们最后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幸福的,他们会彼此记得对方,记住他们凄美动人的故事。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他是她生命中唯一最美好的回忆。

  读完书了,我都感动的留下了同情的眼泪。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 end --

篇2:读《红楼梦》有感(1)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是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它制造了一个完整、自然的艺术结构,让许许多多的人物活动在一个时间、地点,人物多却不乱,表现出作者的高超写作水平。同时,作者将林黛玉、贾宝玉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得各具特色、性格、个性特点。从而,《红楼梦》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合称为“四大名著”。

  《红楼梦》这个作品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败,封建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想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社会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的情节,不同于《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颠峰,作者往往只需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红楼梦》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了世界文学名著中一块瑰宝。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者之一。他出身高贵,晚年生活穷困潦倒。正因为如此,才写出不朽巨著——《红楼梦》。不幸的是,曹雪芹才将原稿写完,正准备修改时,原稿被偷了。可是,他并不灰心,又忍着病痛,重新再写,正写到第七十八回,他去世了。

  在《红楼梦》一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好词佳句,如:

  其一

  眼空着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

  正所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观。

  有道是: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笑。

  由来同一梦,休笑他人痴。

  天下大有痴人在,还有那痴人说梦者。

篇3:《红楼梦》读后感:梦回红楼

  《红楼梦》读后感:梦回红楼

  无论是《石头记》还是《金陵十二钗》,我爱的是那“满纸荒唐言”;无论是《风月宝鉴》还是《情僧录》,我敬的是那“一把辛酸泪”。大观园中,我读到的是“千红一哭”;红楼梦里,我品到的是“万艳同悲”。

  枉凝眉

  “莫怨东风当自嗟”,如梦如诗的林黛玉,似水的情愁,素静得如同风雨中的莲花。“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她的泪流尽枕边;“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她的泪流尽衣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的泪流尽心头。轻荷花锄,收一方落红;扶帚洒泪,送一池柳絮。她多想化作一地落花,去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那里没有寄人篱下的痛苦,没有孤单与愁怨。遇见一生的错误——贾宝玉,一滴滴的眼泪,一点点的情血,却只换来一场镜花水月缘。焚稿断痴情,一句“宝玉,宝玉,你好……”道尽毕生所念所怨。“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泪尽恩绝,绛珠草怀怨仙逝。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叹黛玉之痴情。

  乐中悲

  “只恐夜深花睡去”,如酒如剑的史湘云,似水的豁达,单纯得如同乱世中的海棠。“幽情欲同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是她的哀伤;“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是她的豪爽;“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是她的乐观。富贵何为,父母早逝,展眼斜晖,水逝云飞。出身世家的小姐,自幼便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在叔母的冷眼中生活。她却从不抱怨,依旧微笑。在“霁月风光耀玉堂”之时,与卫若兰结为连理。原以为可以“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却终究被命运辜负,“云散高塘,水涸湘江”。从此,这世间只留她一人独自彷徨,无论是作诗、品茶、填词。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叹湘云之悲情。

  终身误

  “任是无情也动人”,如纸如笔的薛宝钗,似水的温顺,柔婉得如同荒野上的牡丹。“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她的安分令人赞许;“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她的哀愁令人动容;“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她的老练令人叹服。“人谓藏愚,自云守拙”,冷香丸压低她的傲骨,成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界,她不得不莲步微移,做大家闺秀的典范。杨妃扑蝶的烂漫隐于人后,滚滚而来的骂名使她吟赋螃蟹咏也无济于事。出闺成大礼,人人称颂的金玉良缘,似是喜事,却是偷梁换柱之计。“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夫君的心中并无自己。“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她只轻声抽泣,为己而泣。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叹宝钗之哀情。

  读《红楼梦》,读盛大繁华掩盖下的一幕幕悲剧;读《红楼梦》,听凄冷社会藏匿着的一曲曲悲歌;读《红楼梦》,品黑暗觉醒交织成的一缕缕悲情。

  我读,我感,我泣,我悟,梦回红楼……

    以上《读《红楼梦》有感(2)》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读《红楼梦》有感(2)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读《红楼梦》有感(2)》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