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日期:2020-07-0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平衡,员工,实证研究,计划,酒店

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本文简介: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作为研究内容,以酒店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酒店业现有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现状进行分析。通过SPSS和文献阅读找出四个分子,包括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和生活时间量,并运用SPSS分析出四个因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员

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本文内容:

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要:本文以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作为研究内容,以酒店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酒店业现有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现状进行分析。通过SPSS和文献阅读找出四个分子,包括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和生活时间量,并运用SPSS分析出四个因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满意度。最后提出为了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应该安排弹性工作时间、组织家庭活动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下载

关键词: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员工满意度,因子分析

1.引言

工作与生活,是几乎所有踏入社会的成年人都面临的两个重要内容。生活是工作的前提,工作又是生活可持续进行的基础。良好的生活状态是高工作效率的保证,高工作效率也是良好生活状态的基石,这两个内容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酒店是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一般生产型企业相比,酒店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无形服务。酒店员工与其他企业员工工作的特征相比主要体现:在时间工作长、不断转换班次和为他人服务(甚至有可能碰到人格被侮辱的时候)等方面,同时饭店业的管理者没有标准的工作行程,轮休和周末加班是常态。酒店是一个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营业的行业,因此其经营者被期望一年365天都用于工作。因此,许多管理者很少有精力和耐心留给家人和其他感兴趣的活动,从而造成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失衡。然而酒店顾客的满意度乃至忠诚度直接取决于员工服务质量的高低。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能够维持酒店员工的身心健康,使其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既能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同时增加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酒店员工的工作一生活平衡不但具有其特殊性,而且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工作一生活平衡研究成果的梳理,对酒店员工工作一生活平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期望为酒店的员工满意度提升出谋献策。

2.研究方法与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三亚市五星级酒店点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研。

(2)问卷及量表建构

此次调研,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四个因子(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生活时间量)为自变量,以员工满意度为因变量。最终该调查问卷包含4大类一级指标20类二级指标。所有的指标均采用李克特5点法进行量化。从1到5分别表示“1非常不认同,2不认同,3不确定,4认同,5非常认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88%。

3.实证分析

(1)信度分析

表1显示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工作一生活平衡的Alpha为0.793,离职倾向量表的Alpha为0.71。DeVellis指出:0.60―0.65拒绝接受;0.65―0.70为最小可接受值;0.70―0.80可以接受的范围;0.80―0.90高信度。所有的

Cranach’sα系数都大于

0.7,表示各量表的信度较好。

(2)效度分析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KMO值为0.742,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0.80.7,Bartletl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用因子分析的前提要求,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选取适当向数量以检测20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得到KMO值0.742,巴勒特球形检验值为949.181,自由度为190,相伴概率Sig=0.000,拒绝原假设,说明该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后,选取因子载荷大于0.3的变量,剔除了5个变量,最后剩15个变量,提取公因子4个,方差累计贡献率58.257%。根据各公因子的特征,把四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和生活时间量,如表3。

同时提出如下假设:H1:工作场所支持与员工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H2:生活时间取向与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H3:工作安排与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H4:生活时间量与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3)相关分析

变量是用来描述事物数量特征的,因此变量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关系。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1

和+1

之间,在(0,1]区间,表示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在[-1,0)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本研究中使用SPSS17.0中的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来研究各变量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各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都成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所以对前面的假设已经有一个初步的验证,为了明确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性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4)回归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我们以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的四个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员工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按照SPSS默认的所选变量强行进入的策略,进行多元回归的分析。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根据结果建立回归方程为:员工满意度=1.742+0.262*工作场所支持-0.057*生活时间取向+0.336*工作安排-0.074*生活时间量,显著水平p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所以线性回归方程整体上是显著的。

但是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看,工作场所支持和工作安排所对应的

P

值分别为

0.031和

0.008,都小于

0.05

的显著水平,充分通过检验。所以,从结果来看假设

H3

和假设

H4得到充分验证。

4.结论和不足

数据分析显示,工作场所支持和工作安排是酒店员工最为关注的两方面,因此想要酒店员工满意度就应该多关注这两方面,鉴于此笔者建议:

(1)安排弹性工作时间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酒店行业中的员工不仅工作压力较大,且工作时间较长,平均来说,每周工作的时间甚至达到了每周53个小时。酒店员工工作压力大,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又很少,这样就很容易因工作与生活的难以平衡而导致员工离职意念的产生。在此,建议酒店企业应该为员工安排合理的弹性工作时间,切实考虑到员工的生活需要及其他特殊需要。弹性工作时间指的是,以完成固定的工作任务或者固定的工作时间为前提,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的安排以来代替固定的上下班制度。我国酒店企业应该借鉴国外很多企业中实行的灵活工作方式,可以说,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是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计划的根本基础。

具体的形式可以安排如下:第一,酒店员工在保证每天必要的八个小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休息日。第二,企业可以实施工作分享,也就是说将一份本是由一位员工完成的工作,交由两位或者更多的员工来共同完成该项任务,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集体的协作进而高效省时的完成预期工作,这样就可以为员工赢得更多的休闲时间。第三,采用压缩周的方式,员工由于自身素质水平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在完成一相同工作时,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就不同,企业应该实施必要的培训教育及奖惩激励政策,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员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比如原本是五天完成的工作量可以压缩为四天完成,这样就可以让员工拥有更长的周末休息时间。员工的自由弹性时间多了,其生活时间量也便会随之增加,这会使得酒店员工切实感觉到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完好平衡。

(2)开展家庭活动日

家庭日是企业员工携家属共同参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员工及其家属感受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凝聚力,充分展现企业风范,增加企业员工归属感。丰富多彩的家庭日活动,可以增进员工家属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可,同时将企业文化与家庭文化融合,巩固家庭基础,达到良好的激励作用,由此激发员工及其家属的自豪感,更会赢得家属对亲人的理解与支持,为员工安心工作扫除后顾之忧。开展家庭员工活动日可以让员工与家属感受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在家庭互动日开展期间可以让员工放下工作,与其他员工互相交流,带给员工轻松的气氛,使他们忘记平常的烦恼,也给家庭创造了机会,使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减少家庭冲突,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自己的家人身边,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感。户外野营、亲子活动都可以使员工积极参与进来,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已减轻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高压下的冲突,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减少员工离职,让员工对酒店有归属感和信任感,使他们有愿望在酒店工作。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是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员工中间创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良好风气,建立互相信任的沟通交流平台,才能形成共创事业的团队精神。宝洁作为国内现在知名品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企业员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宝洁提出一个“更好的更好地生活”的新活动,保洁公司里面配备一个配备专业按摩师的按摩室,员工如果感觉到疲劳可以通过按摩得以缓解,并且费用相当低;一些部门正在实行家庭工作,员工在工作性质允许的前提下每周可以自行选择一天在家办公。宝洁公司致力给员工最大自由度和空间,是他们的工作状态达到巅峰,他们不会在意员工时间内是否花了十分钟小休或者二十分钟按摩,而关心的是结果,如果能够到到更好的效果,公司不会介意给员工在时间和地点方面自由。谷歌素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而著称,包括隔音太空舱,回到幼儿园,独立的零食柜子,桌上足球,健身房,KTV,瑜伽房和食堂等,良好的工作环境带给员工更好的工作状态,2014年谷歌第一次在全美工作环境最好的公司中占据榜首,有2736名员工参与投票,91%的员工都认为谷歌员工工作环境很好,96%的人支持谷歌现任总裁的领导和方略。所以,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才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得到更多灵感。

最后,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因此在调查对象和范围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样本量,并且把样本抽取的地域范围、酒店范围及从业范围进一步扩大。(作者单位: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三亚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号:XYZZ13-16

参考文献:

袁凌,林菲.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构成及其实施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8:176-177.

张伶,李慧.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积极视角欧阳艳玲.工作生活平衡研究述评万利,黄镐??.员工工作―生活平衡(WLB)与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检验[J].现代管理科学.2014(3):100-102.

陈子彤,朱怡,文雯.知识型员工工作态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3(6):73-74.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

软件应用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实证研究的归纳及优化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实证研究的归纳及优化 本文关键词:归纳,优化,实证研究,责任,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实证研究的归纳及优化 本文简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实证研究的归纳及优化摘要近年来,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绩效或公司价值之间是否具有正相关性成为会计学术界的讨论热点。我国许多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但是关于“社会责任信息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的假设是否成立,尚没有统一定论。本文通过总结以往学者的关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实证研究的归纳及优化 本文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实证研究的归纳及优化

摘要近年来,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绩效或公司价值之间是否具有正相关性成为会计学术界的讨论热点。我国许多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但是关于“社会责任信息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的假设是否成立,尚没有统一定论。本文通过总结以往学者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SR)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分析不同学者们在研究方法、思路和结果方面的异同及其原因,指出以往研究在模型设计上只关注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而忽略了信息的披露效果对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改进CSR信息价值评价体系的建议。

下载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决策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2(2011)07-0037-11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不断加深,但企业对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自愿性披露程度很低。大部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披露的相关信息暂不能带来直接而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缺少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利益驱动。从企业角度来说,面对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期望值的增加,企业在不断追求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够被公众认可,从而提高财务绩效和企业价值。

基于这样的背景,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主要包括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公司股价或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或公司价值是否有正相关性,尚没有统一定论。因此,有必要改进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评价机制和方法,建立完善、统一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评价体系,以对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进行客观评价。

一、文献回顾

1、国外的研究成果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从1978年的Ingram开始,他以财富500强中的287家公司1970年至1976财务年报为样本,研究并得出结论: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并没有投资决策价值。McMillan(1996)通过研究1977年12家大型美国公司在华盛顿邮报上披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信息的市场反应,得出与Ingrain相同的结论,即社会责任信息对投资者不具有决策价值。但是Milne&Patten(2002)通过对70位美国高级会计从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论证了社会责任信息在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投资决策价值。Healyet

al(2001)验证了增加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能够使当期股票价格上涨,从而起到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Richardson&Welkerp(2001)却通过对加拿大321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相关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反的结论。Schnietz(2005)的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能够反映在企业声誉上,在危机时期,起到防止公司股价下跌的作用。Harrison&Freeman(1999)的研究发现,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将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McWilliams&Siegel(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年报中反应的社会责任信息和财务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uf

et

al.(2001)运用KID指数法衡量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是否与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Griffin

and

Mahon(1997)统计了1972~1997年的51篇相关论文的研究结果,其中有33篇文章显示出正相关性,19篇显示负相关,无相关的论文结论有9篇。

2、国内的研究成果

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法和内容大多借鉴国外。我国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陈玉清和马丽丽(2005)通过检验2003年A股市场的所有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发现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不高。

李正(2006)的关于社会责任的价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结果显示,从短期来看,承担社会责任较多的企业,价值反而越低;但长期来讲,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企业价值。

宋献中和龚晓明(2006)对2006年中国会计学会的参会代表发放问卷,发现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和公共关系价值都不高。

宋献中(2007)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年上交所所有上市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较低。

沈洪涛、杨耀(2008)的研究显示2002年以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

周建等人(2008)通过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相对国家贡献率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而相对员工贡献率与企业绩效则呈显著负相关,相对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则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温素彬和方苑(2008)也进行了对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通过46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财务绩效影响为负,但长期来看,企业年报中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对其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二、CSR信息价值评价体系的改进设想

1、改进思路的提出

根据文献综述,国内外的学者们关于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还没有达成共识。为了找出评价社会责任信息决策价值的更有效的方法。笔者筛选和整理了从2004年至2008年,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责任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角度、研究数据的来源、研究思路和所得结论等信息,部分统计结果归纳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被统计的所有文章都是以利益相关者论为基础展开的实证研究。在概念界定上,企业的责任从传统意义上的“股东利益最大化”过渡为“社会利益最大化”。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普遍采用内容分析法,即通过所采集的财务报表相关信息,综合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用以作为研究模型的自变量,进行价值相关性检验。在利益相关者论视角下,社会贡献率、SDI(social

Involvement

Disclosure

Index)指数以及CSRDI(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Disclosure

Index)指数都是用以综合反应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指标,它们在计算方式和衡量效果上大同小异。

大部分学者们的研究思路可以归纳为:在利益相关者论视角下,针对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

者群体,从所选择的样本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采集相应的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特定社会责任的信息,然后利用所收集的信息计算企业的社会贡献率或类似的指标,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而通过实证模型的设计与回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同财务绩效或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方面,总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得到可靠论证,学者们将得到负相关性或无相关性的原因归结为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有效、相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投资者或股东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等。除了这些可能的原因,笔者认为,研究结论各异也可能是由于研究思路和模型设计上存在不足造成的。这些不足除了包括没有控制样本的“自选择偏差”或考虑内生性问题等技术原因,还包括研究者只注重了对信息内容的评价,而忽视了信息披露效果(质量)可能对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产生影响。

信息披露质量包括信息的可理解性、可比性和无偏性(宋献中,龚明晓,2007)。等等,简单的说,所披露的信息越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感知,就意味着信息披露的质量(效果)越好。信息披露的质量由信息披露形式和信息使用者对相应信息使用者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共同决定。因此对企业披露的CSR信息决策价值的评价体系的优化,应该集中于引入对信息披露形式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判断能力等因素的量化指标。

2、利益相关者角度考察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及能力

目前,从利益相关者论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评价社会责任信息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采用的研究视角。Carroll(1991)将社会责任金字塔(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与企业的每个利益相关者相联系,提出针对每个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问题,并于1995年提出以利益相关者框架为基础建立社会责任评价模式。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论视角,进行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的研究。在利益相关者论的视角下,企业是“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等多种资本形态为基础,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社会生态经济人”。

在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上,根据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直接或间接投入的资本的形态的不同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是一种相对全面和清晰的分类方法。这也是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分类方式。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四大类。,相对应的利益相关者具体描述如下。(见图1)

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也就是传统的意义上的与企业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主体。企业的责任是从公司业绩、财务绩效等方面维持和提高公司价值,从而最大化股东利益和及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及偿还债务。相对于社会责任信息,作为“经济人”的股东和债权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做决策时,不可避免的更加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或相关财务指标,因而对于社会责任信息不具有直接的信息需求。

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是支付给员工工资和福利,从而保持员工满意度。企业所承担的责任主要以职工的薪酬福利为表现形式,比较容易量化,因此与员工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很容易被员工感知。而多数有条件的企业已经能够自发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和衡量员工满意度(员工对相关社会责任信息的反应)。

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是指自然环境,动植物及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社会组织及个人。企业承担对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时缺少利益驱动,企业通常在相关法律法规(如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的强制约束下,来承担起对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相关的环境保护组织会通过发布倡议和颁布法律法规表达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诉求。在强制力约束下,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的信息使用者和稳定的信息有用性。

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政府、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等。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表现在商业信誉;对政府的责任主要是依法纳税;对消费者的责任表现在通过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保证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涉及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多个方面。

对于供应商的责任,与对员工和股东等的责任相似,都是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发展会自发承担的责任(Mitchell

et

al.,1997)。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同对相关环保组织)在强制力的约束下,针对指定的信息使用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决策价值。所以对社会责任信息对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的有用性评价需要集中于针对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信息的感知和反应。

消费者首先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关注企业的声誉和形象(Moskowitz,1972),可以认为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越满意,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越认可,消费者就会在能力和需求范围内购买和接受企业的更多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反应因此可以反映在产品和服务的销量上。

消费者是社会公众的一部分。社会公众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公益和慈善捐款等),进而对企业声誉和形象做出综合评价,并通过舆论表达。同时,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客观披露相应信息。研究社会责任信息的社会公众反应能够在最大化社会责任信息的有用性的同时,监督和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总之,企业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特定的责任。同时,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有不同的需求,他们理解和判断信息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评价社会责任信息质量需要区别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别考察他们的信息需求和判断能力。

3、考虑信息披露形式对信息决策价值的影响

针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途径不仅包括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书面形式,还包括产品和服务,媒体宣传等间接形式。

国外的诸多学者曾经证明信息的披露形式将影响信息的决策价值。Harper&Mister(1991)在比较了退休会计信息在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后认为两者间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差异;Imhoff

e通过比较租赁会计信息通过附注披露与在表内确认对股价的影响后,发现股价很难反映附注信息内容;Roberts(1990)发现证据表明一家英国公司通过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构达到改善对员工的激励。同财务信息一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应的信息使用者(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感知和反应,从而影响信息的有用性。

从企业年报中采集的社会责任信息,通过一些具体的会计科目(环保费用支出、应付职工薪酬、利润总额、社会捐赠支出、所得税总额等)和财务比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性比率等)来综

合计算企业所得贡献率(政府所得、职工所得、投资者所得和社会所得等),从内容上反应了相应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但是对应的利益相关者是否能及时感知这些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例如,对于相对缺少财务及公司治理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少仔细阅读企业年报的消费者、部分个体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年报中分散的社会责任信息很难被感知并直接具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性。

综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和披露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我们在验证社会责任信息与公司价值(财务绩效)具有正相关性的假设时,注重信息内容的同时,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效果)的量化指标纳入实证模型设计当中,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三、改进建议的可实践性

基于上文的思路,我们可以试图构建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果的分级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影响信息披露效果的因素(信息披露形式及信息使用者的能力和需求),用以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果(质量),并在研究社会责任信息价值相关性时将其纳入考虑范围。

所建立的分级评价体系可用于评价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效果(质量),评价的结果将最终以评分等级表示。在社会责任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中,可针对每个衡量社会责任信息内容的因变量,根据各自不同的信息披露效果的评分等级,赋予相应的权重,由此将衡量信息披露效果的评分等级结合信息内容所反应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综合度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而优化实证研究模型。

从实践角度来讲,拟建立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果的评级体系也可单独用于评价信息披露的效果。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一种途径是通过可能的技术创新,在承担社会责任(如节能减排等)的同时控制生产成本,进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提升财务绩效;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合理披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增加企业声望,从而获得企业价值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还未实现通过第一种途径直接提升财务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例如开发低碳节能技术的企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使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低成本生产,多数企业在获得一定收益的同时,不得不承担高额的初始开发费用。那么针对第二种途径,从社会责任信息角度来讲,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将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披露,最大程度让公众知晓和认可,即保证社会责任信息较高的披露质量,那么它的企业声望提高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从而起到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便具有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应信息的利益驱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体系的运用,能够清晰列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效果优劣,从而帮助企业衡量自身是否合理充分地披露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

四、小结

本文通过总结以往学者关于企业社会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的研究,提出有必要将信息披露的形式和信息使用者的能力及需求纳入评价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考虑因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对社会责任信息内容的衡量指标,有助于优化社会责任信息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果。

从企业实践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评价机制的改进建议,揭示了以合理的方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将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有用性。

    以上《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