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摘要: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学习、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xxxx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总体上来说难度适中,题目较为新颖、灵活,图文并茂,既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又注重体现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本次试卷的特点具体如下:

1、考查的知识面全,重点突出。

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1)第一单元,必修(2)第一单元,必修(3)的全册。本次试卷的试题就是从这一范围出发,基本以25%、25%和30%的比例命题。分值分布情况如:

必修(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史30分(选择题1—8,材料题31题)。

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史29分(选择题9—15,问答题33题)。

必修(3)全册科学文化思想史61分(选择题16—30,材料题32题,问答题34题)。

围绕课标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总体来说难度系数不太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第1、2、3、7、9、10、15、21、22、等,还有材料题31题第一问、问答题33题第一问都是可以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立足于根本,学生得分率较高,有利于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信心。

4、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中多处运用材料和图形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增强阅读材料和图表的能力。如第1、2、3、9、10、18题,其实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但加上一段材料后就增加了迷惑性,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辨识能力。第5、6、30题则考查学生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事务的大概时间段的掌握。而第13、25、29题则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题31题第2、3小问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2题考查学生的判断和逻辑归纳能力(一篇小论文),以及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问答题33、34题都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比较、分析、综合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力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

1、总体情况:

以本校高二(1)班为例。本次历史考试成绩:平均分81.94,及格率86.5%,优良率19.2%。各知识模块得分率:客观题得分率73.2%,主观题材料题第31题得分率59%,第32题得分率65.1%,问答题第33题得分率59.6%,第34题得分率42.9%。

2、失分情况及原因:

选择题:共30题,总体得分率在75%以上的有第1、4、7、8、9、10、12、15、16、17、19、20、21、22、25、30题;学生得分:良好率53.8%(28人),及格率94.2%(49人),每道题得分率: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得分率855764856471789210010057100717185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

27282930

得分率1007835100100921001442854271714292

其中第18题是本次试卷中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得分率仅为35.7%。主要是学生对选项中的指南针、火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清楚,分不清到底哪一个发明对“近代世界”的建立影响更大。

第23题是选择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仅为14.2%,学生不能很好区分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在民权上的不同,或根本就不知道两个派别的民权思想是什么,三民主义的内容不能与十六字纲领的内容一一对应,书本知识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

第24题得分率也仅为42.8%,学生审题不清,问的是思想解放的作用,主要倾向于积极作用,但学生都把新文化运动的消极作用选了进去。

材料题:共2题。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养成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的习惯,不能把材料知识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

第31题得分率为59%,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的能力,因为材料比较易懂,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材料,得分率也还可以,但第一问中考到小农经济的特点时,往往写不全,说明有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不牢固。第二问中主要问题在于学生不能将雍正帝的重农抑商政策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因此出现偏差。

第32题得分率为65.1%,第一问失分原因主要是判断失误,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标志不清。第二问中主要是没有从图片出发,不知道从工业革命对交通产生的影响这方面去考虑。第三问考虑不全面,没有想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一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未拟题目,考虑也不全面。

问答题:共2题。

第33题得分率59.6%,第二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考虑问题欠全面,对唐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只考虑到加强皇权,没有从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第三问也是如此,不知道从大的历史角度来看问题,缺乏解题的技巧和能力,不知道怎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而且学生在语言的表达和如何进行文字的组织方面还比较欠缺,不善于运用学科语言来回答问题。

第34题得分率42.9%,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审题不清,五位重要历史人物思想的核心内容漏答,或知道答,但答不到点子上,如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都答不上来,书本知识掌握不牢。另外是各思想解决的社会问题往往与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相混淆,答题缺乏条理性和规范性。这也是我们班学生解答主观题的一个通病。

三、今后历史教学中的策略

1、、围绕课标要求,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新课程教材中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时间跨度大,而且知识间往往是分散的,这就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因此要帮助学生加强三本必修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可以把经济史、政治史和思想史相联系,以此类推,注意加强学生在掌握好分散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解题的能力和减少解题的阻力。

2、围绕课标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在抓紧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减少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性。

3、创设和选取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精题好题,让学生做一些适当的习题训练,以最少的习题达到最好的效果。尤其是材料题的训练,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会学生答题的方式和方法。问答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对专业术语的运用。要力求答题规范、表述准确、条理清晰,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主要在课堂上。而且课本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头绪较繁杂,因此,提高必须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知识引导者的作用,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xxxx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以上《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