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培训心得 内容页

城沙三小领雁工程小数班培训随笔

  城沙三小领雁工程小数班培训随笔

  日复一日繁琐的学校工作中,人已渐趋麻木。很久没有想起我为什么要当一个老师,我要给学生什么,我好像很累很辛苦,完成任务一样地忙于应付我的教学、我的学生,而我并不感到成功和快乐。在听今天的两场讲座时,我觉得不只是学习,更是对我的日渐麻木的心灵的强烈的冲击。

  把学生当“人”看

  这是一位老师在讲座上说过的话,以前听时我非常肯定自己绝对是把学生当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来看的。吴卫东老师说,“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标”,“教育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点燃”。而我们在长年的重复劳动中却遗忘了我们的初衷。

  在听张翼文老师教学《统计》一课时,我就觉得:这位张老师真是亲切,对待学生就像朋友似的,自然对话,让学生在上数学课时越上越喜欢,越学越投入。张老师在给我们讲座时也是这样,以着自己的经历和我们分享,连自己初到大城市的惶恐也毫不隐瞒,把自己的成长经验真诚相授。他身上自然而发的待人上课的这种态度,我觉得就是把学生当“人”看的很好体现。教师越把学生当“人”看,教师自己的形象也越发散发人性的光辉,越发潇洒动人。

  有些老师虽然说自己怎样怎样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但关起门来对待学生的态度却与此相悖。甚至因为学生成绩的不理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又怎么能称得上把学生当“人”看呢?

  把教学当“研究”看

  这些天,听了很多数学老师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讲座,使我们看到了小学数学的宽广天地。想想我们平时,经常纠结于学生数学成绩难提高,责怪学生不努力学习,责怪学生数学课老讲闲话开小差,放学回家乱做作业。再想想吴老师所说“富于变化”这一条,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我们只是天天重复一样的工作,毫无新意和变化,数学素养比学生好不了多少,怎么能强求学生喜欢我们的数学课呢?又怎么能抱怨学生越大思维越僵化呢?

  对照自己的工作,当我为了上好数学课,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直观、有趣地学好数学,而费心思翻花样时,我的学生带给我的是亮晶晶的眼神和积极的思维,眼里闪烁的是一片求知的欲望和对数学课掩饰不住的喜欢。而当我只是应付工作,端着严肃而置身事外的态度站在讲台前教学时,部分好学的学生回复我的也是学习一定要认真的态度,而一些学生眼里透出的却是一片茫然,因为他们很难学好数学,对数学更是没有兴趣。在所有学生的眼里,我找不到多少喜欢数学这样的信息。我想我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教学,那样最终只能使自己变得毫无“灵性”,连带使我所教的学生也失去“灵性”,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

  张翼文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多篇文章,都是他自己勤思笔耕的成果。他告诉我们,他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来自于平时实践、反思、钻研和积累。还有其他很多的老师,都使我看到一个数学老师应该做的事。

  我觉得应该以一种“研究”的理念去看待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反思、记录,在反思中学习、实践,以一种研究的态度,促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能自发地爱上数学课。

  一个学生曾经在课堂上对我说:“老师,今天的你特别漂亮,因为你一直对我们笑。”而学生那天的状态也真的是很好。如果我们一直要做这个工作,那么唯一让我们能感到幸福的办法是我们喜欢这个工作,在这个工作中寻找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情。所以,对待学生,对待教学,我都要试着放开心胸最大程度的接纳,并投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