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相应括号内.

1.(2分)如图,直线a∥b,直线c是截线,如果∠1=115°,那么∠2等于(  )

A.165°B.135°C.125°D.11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推出∠2=∠1,求出即可.

解答:解:∵直线a∥b,∠1=115°,

∴∠2=∠1=11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分)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

A.∠1=∠3B.∠4=∠5C.∠2+∠4=180°D.∠2=∠3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

解答:解: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

3.(2分)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

A.B.C.D.

考点:算术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观察得:没有意义的式子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4.(2分)“的平方根是±”,用数学式子可以表示为(  )

A.=±B.±=±C.=D.﹣=﹣

考点:平方根..

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的平方根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及其应用,比较简单.解题时要牢记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5.(2分)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明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明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3,2)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B.(1,2)C.(4,1)D.(1,4)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表格找出小明的位置是从小华向右一个单位,向上4个单位,写出坐标即可.

解答:解:小明是从小华向右1个单位,向上4个单位,

∴小明的坐标是(1,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位置的确定,是基础题,比较简单.

6.(2分)(2013•金湾区一模)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P′,则点P′的坐标为(  )

A.(﹣2,5)B.(﹣6,1)C.(﹣6,5)D.(﹣2,1)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动点型.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坐标变为(﹣4﹣2,3﹣2),即点P′的坐标为(﹣6,1).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点坐标的平移变换.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不变,而上下平移时点的横坐标不变.平移中,对应点的对应坐标的差相等.

7.(2分)方程2x﹣3y=5、xy=3、、3x﹣y+2z=0、x2+y=6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

A.1B.2C.3D.4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整式方程;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1.

解答:解: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方程只有2x﹣3y=5;

xy=3,x2+y=6的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为2,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x+=1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3x﹣y+2z=0含有3个未知数,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由上可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1个.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

8.(2分)下列各组数中①②③④,是方程4x+y=10的解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方程思想.

分析:作为一道选择题,该题最好的方法是把这4组答案分别代入方程,通过“左边=右边”来判断答案.

解答:解:把①代入得左边=10=右边;

把②代入得左边=9≠10;

把③代入得左边=6≠10;

把④代入得左边=10=右边;

所以方程4x+y=10的解有①④2个.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即把x,y对应的值代入到原方程后,左右两边应该相等(左边=右边).

9.(2分)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有下列四种变形,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第一个方程左右两边乘以2,第二个方程左右两边乘以3,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变形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与代入消元法.

10.(2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  )

①连接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②若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③平面上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无论x取何值时,点P(x+1,x﹣1)都不在第二象限.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对①进行判断;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

根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对③进行判断;

根据第二象限内的坐标特征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连接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①是真命题;若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所以②为假命题;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③为假命题;无论x取何值时,点P(x+1,x﹣1)都不在第二象限,所以④为真命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1分)(2005•宜昌)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8°,则∠2= 28 度.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两直线相交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有对顶角、邻补角,要根据定义进行判定,再确定大小关系.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得∠2=∠1=28°.

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性质,是简单的基础题.

12.(1分)小强手上拿着一张“8排7号”的电影票,若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可写成 (8,7)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根据要求,第一个数是排数,第二个数是号数解答.

解答:解:“8排7号”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可写成(8,7).

故答案为:(8,7).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读懂题目信息,理解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13.(3分)64的算术平方根是 8 ,平方根是 ±8 ,立方根是 4 .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

解答:解:64的算术平方根是8,平方根是±8,立方根是4,

故答案为:8,±8,4.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4.(3分)在﹣,,,﹣,3.14,0,﹣1,,||中,其中:整数有 0,|﹣1| ;无理数有 ,,﹣1, ;有理数有 ﹣,﹣,3.14,0,|| .

考点:实数..

分析:由于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所以根据以上实数的分类解答即可.

解答:解:整数:0,||;

无理数:在,,﹣1,;

有理数:在﹣,﹣,3.1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分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概念: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15.(3分)的相反数是  ,它的绝对值是  ;到原点的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 ± .

考点:实数的性质;实数与数轴..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解答;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解答.

解答:解:﹣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到原点的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以及实数与数轴,要注意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6.(3分)用“>”“<”填空:

(1) < ;

(2) > 8;

(3) < .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大的就大比较即可;

(2)求出>,求出即可;

(3)求出两个数的绝对值,根据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

解答:解:(1)<,

故答案为:<.

(2)∵>,

∴>8,

故答案为:>.

(3)∵>,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实数大小比较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17.(1分)点P在第三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8,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P点的坐标 (﹣2,﹣4) .

考点:点的坐标..

专题:推理填空题;开放型.

分析:由于点P在第三象限,所以横坐标、纵坐标都为负,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8,由此即可确定P点的坐标,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点P在第三象限,

∴横坐标、纵坐标都为负,

又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8,

∴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的P点的坐标(﹣2,﹣4).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8.(1分)已知A(2,﹣4),B(2,4),那么线段AB= 8 .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两点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差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2,﹣4),B(2,4)的横坐标相同,都是2,

∴AB∥y轴,

AB=4﹣(﹣4)=4+4=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判断出AB∥y轴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64分)

19.(5分)计算

(1)

(2).

考点:实数的运算..

分析:(1)分别根据数的开方法则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1)原式=5﹣2

=3;

(2)原式=+﹣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开方法则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答

此题的关键.

20.(6分)解下列方程组

(1)

(2).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1)把第一个方程代入第二个方程,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

(2)根据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1),

①代入②得,3x+2(2x﹣3)=8,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y=2×2﹣3=1,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2),

①+②得,4x=8,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2+2y=3,

解得y=,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较小时可用代入法,当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用加减消元法较简单.

21.(7分)如图:已知∠B=∠BGD,∠DGF=∠F,求证:∠B+∠F=180°.

请你认真完成下面的填空.

证明:∵∠B=∠BGD(已知)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DGF=∠F;(已知)

∴CD∥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B∥E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B+∠F=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及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出即可.

解答:证明:∵∠B=∠BGD(已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GF=∠F(已知),

∴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在看懂图形并根据题意,找到两角互补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8分)在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G(5,0);H(﹣5,0)

(1)点F到x轴的距离是 7 个单位长度;点F到y轴的距离是 5 个单位长度.

(2)A﹣H这8个点中,没有一个点在第 二 象限.

(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是什么关系?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1)根据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

(2)结合图形解答即可;

(3)根据C、E的横坐标相同可知CE与y轴平行.

解答:解:(1)点F到x轴的距离是7个单位长度;点F到y轴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

(2)A﹣H这8个点中,没有一个点在第二象限;

(3)CE与y轴平行.

故答案为:(1)7,5;(2)二;(3)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找出点的位置,准确确定各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3.(6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1)若用代入法求解,可由①得:x= 1﹣2y ③

把③代入②解得:y=

将其代入③解得:x=

∴原方程组的解为

(2)若此方程组的解x、y互为相反数,求这个方程组的解及m的值.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根据代入消元法的求解方法解答即可;

(2)根据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可得x=﹣y,代入方程①求出y,再代入方程②求出m即可.

解答:解:(1)若用代入法求解,可由①得:x=1﹣2y③,

把③代入②解得:y=,

将其代入③解得:x=,

∴原方程组的解为,

故答案为:1﹣2y;;;;

(2)∵方程组的解x、y互为相反数,

∴x=﹣y③,

③代入①得,﹣y+2y=1,

∴y=1,

x=﹣1,

m=﹣1﹣2=﹣3,

∴方程组的解是,

m=﹣3.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代入法的操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4分)若,求2m+5n的立方根.

考点:立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m﹣1=0,n﹣5=0,求出m=1.n=5,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

∴m﹣1=0,n﹣5=0,

∴m=1.n=5,

∴2m+5n=27,即2m+5n的立方根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m、n的值.

25.(3分)(1)如图甲,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两倍少15°,设∠ABD和∠DBC的度数分别为x、y,那么下面可以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方程组是 B

A、B、C、D、

(2)如图乙,三条直线a、b、c相交于同一点,且a⊥c,∠1的度数比∠3的度数的两倍少9°,设∠1和∠3的度数分别为x、y,类似的,请你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角的计算..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根据题意所述等量关系:∠ABD+∠DBC=90°,∠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两倍少15°,可得出方程组;

(2)根据a⊥c,可得∠1+∠3=90°,结合∠1的度数比∠3的度数的两倍少9°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

解答:解:(1)∵AB⊥BC,

∴∠ABD+∠DBC=90°,

设∠ABD和∠DBC的度数分别为x、y,

则可得.

故选B;

(2)∵a⊥c,

∴∠1+∠3=90°,

设∠1和∠3的度数分别为x、y,

则可得:,

解得:.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我们仔细审题,找到等量关系,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等量关系.

26.(8分)如图,△ABC在直角坐标系中,

(1)请写出△ABC各点的坐标;

(2)求出S△ABC;

(3)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B′C′,在图中画出△ABC变化后的图形,并判断线段AB和线段A′B′的关系.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

专题:作图题.

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

(2)利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网格结构找出平移后的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结合图形可得线段AB和线段A′B′平行且相等.

解答:解:(1)A(﹣1,﹣1),B(4,2),C(1,3);

(2)S△ABC=5×4﹣×2×4﹣×5×3﹣×1×3,

=20﹣4﹣﹣,

=16﹣9,

=7;

(3)△A′B′C′如图所示,线段AB和线段A′B′平行且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7.(8分)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货车与3辆小货车一次可运货15.5吨,5辆大货车与6辆小货车一次可运货35吨,

(1)1辆大货车一次可以运多少吨?1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多少吨?

(2)现有一批货物用3辆大货车和5辆小货车一次刚好运完,如果每吨运费20元,共需运费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1)设1辆大货车与1辆小货车一次分别可以运x吨、y吨.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

(2)由(1)的结论求出这批货物的重量,再根据总运费=每吨的运费×吨数即可.

解答:(1)设1辆大货车与1辆小货车一次分别可以运x吨、y吨.,由题意,得

解得:.

(2)由题意,得

这批货物的数量为:3×4+5×2.5=24.5.

运费为:24.5×20=490元

>答:共需运费49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总运费=每吨的运费×吨数的运用,解答时求出1辆大货车与1辆小货车一次运货的数量是关键.

28.(9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l4和l1、l2分别交于C、D两点,点P在直线AB上且点P和A、B不重合,PC和CM的夹角记为∠1,PD和DN的夹角记为∠2,PC和PD的夹角记为∠3.

(1)当∠1=25°,∠3=60°时,求∠2的度数;

(2)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1、∠2、∠3三个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 ∠3=∠1+∠2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1、∠2、∠3三个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 当点P在l1上方时∠3=∠2﹣∠1,当点P在l2下方时∠3=∠1﹣∠2

(4)如果直线l3向左平移到l4左侧,其它条件不变,∠1、∠2、∠3三个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 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1+∠2+∠3=360°,当点P在l1上方时∠3=∠1﹣∠2,当点P在l2下方时∠3=∠2﹣∠1.

(其中(2)、(3)、(4)均只要写出结论,不要求说明).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1)延长DP交直线l2于E,根据平行线得出∠1=∠DE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2)延长DP交直线l2于E,根据平行线得出∠1=∠DE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3)画出图形,延长DP交直线l2于E,根据平行线得出∠1=∠DE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4)画出图形,延长DP交直线l2于E,根据平行线得出∠1=∠DE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解答:解:(1)延长DP交直线l2于E,

∵直线l1∥l2,∠1=25°,

∴∠DEC=∠1=25°,

∵∠3=60°,

∠2=∠3﹣∠1=35°;

(2)∠3=∠1+∠2,

理由是:∵直线l1∥l2,

∴∠DEC=∠1,

∴∠3=∠2+∠DEC=∠1+∠2,

故答案为:∠3=∠2+∠1.

(3)故答案为:当点P在l1上方时∠3=∠2﹣∠1,

当点P在l2下方时∠3=∠1﹣∠2;

(4)故答案为: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1+∠2+∠3=360°,当点P在l1上方时∠3=∠1﹣∠2,当点P在l2下方时∠3=∠2﹣∠1.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用了运动观点.

同类热门:

xxxx初一数学试题常见题型精练

人教版xxxx初一数学试题及答案

    以上《初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