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高中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

文章来
源学科吧高中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基本经济制度),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都要求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所以,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识记并理解按劳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由于产品的分配方式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总的教学思路是:紧紧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这条主线,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既有学生的阅读讨论,又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延伸;既有图表的直观展示,又有抽象的演绎推理;既有教师的情景设置、设疑促思,又有学生的分析思考、练习巩固,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扩展视野、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总之,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双方的互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关心社会,理解党的政策等的思想教育的功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教学重点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四、教学难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师讲解中的引导、点拨、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回答相结合。
学习指导: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讨论:阅读¬——讨论——比较
2、课外活动:了解家里的各种分配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帮助理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多媒体重现“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图,激发学生思考,从图中推导出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设疑:我国的分配制度只是按劳分配吗?再以多媒体显示“王大伯一家的收入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讲授新课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什么是按劳分配?先让学生看教材P44,教师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它是由什么决定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对于按劳分配这个含义从五个方面来讲,即地位、范围、分配的客观依据、分配的对象、分配的结果。这样使学生既清晰又明了。并且结合教材P44的“议一议”,让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明白,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再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按劳分配的地位、作用、含义,让学生在课本中很好地加以落实。
2、其他的分配方式,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讲解。(1)、用多媒体显示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区别点的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这样给学生以一个直观的感觉,既能理清思路,又能轻松的掌握知识。(2)、对于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由于小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易搞混,通过看书——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在练习中显示“王大伯一家的收入状况”,先让学生思考分析,再挑一排学生进行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把知识点真正地落到实处。
3、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对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会难以理解。采取具体——抽象——具体的方式进行讲解。还是让学生仔细的阅读教材,对此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三个方面并且结合图示,把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最后用实践加以证明。
4、课堂讨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目标。而十五大报告却进一步明确指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矛盾吗?为什么?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再以代表的形式发表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老师加以总结,用“蛋糕效应”来阐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关系,既形象又贴切,加深学生的理解。
八、课堂小结
九、反思
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开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时间的安排、视频播放、探究问题的展开时机以及活动、知识点的链接方面处理相对较好,能够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课堂渗透德育,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互动不够热烈。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整体比较薄弱,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动的欲望不强烈,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显得有些沉闷;第二,老师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方法不多、手段比较单一;第三,由于受时间限制,探究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透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在上每次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备课时,深入学习教材,钻研教材,做到既基于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教师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把研究新课标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备教材”工作,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分析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例如,本节课就以两个视频为统领,把教材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摆脱了因教材内容多,导致教学探究活动不紧凑造成的时间消耗过多而拖延授课时间或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研究“学情”。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存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探究、互动不够热烈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教学设计时,对“学情”研究不够透彻。
(四)让思想政治课堂贴近生活,为生活服务。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生活,为生活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或实施过程中,应该赋予课堂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就在生活中,知识就在生活中,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乐于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文章来
源学科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