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讲述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使用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机车的发明制造。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珍妮机”的发明是这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这时期机器动力主要是使用人力、风力、畜力、水力,这使得机器的工作效力受到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随之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因此在这一系列发明制造中,动力问题的解决是关键。所以美国史学家罗伯特·E·勒纳在《西方文明史》中说:“如果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像我们描述的那样大规模的工业扩展。”因此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手工操作时代过渡到“蒸汽时代”。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能源的发明和应用。(石油、电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瓦特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制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探索的结晶。教师应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它不仅使社会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而且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可以说影响到一个时代。此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如果追溯历史根源,都要归根到工业革命,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等,均与工业革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只有正确理解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教材虽然对此表述高度浓缩,但教学中决不可忽视,可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本课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不同于社会革命,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时限至少有一个世纪。就每一个单个国家而言,也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发生。初中生因其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对这一概念难以理解。讲这一问题时,建议在前面略讲,不要深化,当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透彻后,学生对这一要领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应抓住两个关键点即: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二是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这样写道:“在西方文明历史中,工业领域中曾有过很多次革命,无疑以后还会很多,急速的技术变革时期,常常被称之为革命,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历史上只有一次工业革命,它发生在178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它显示出第一次从主要是农业的、手工业的经济突飞猛进地进入一个由城市的、机器开动的制造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更进一步,技术革命和新的生产方法触发了社会和政治的大变动,这种变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后果。”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能激发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兴趣。收到使学生轻松、兴奋入题的效果。接着可以提问: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5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
2.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珍妮机的基本史实后,还要注意点拨以下两个问题:①你了解英国吗?(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谈18世纪的英国);珍妮机的问世是不是偶然发现?为什么?借此加强学生对前后所学历史知识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历史知识,并留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承前,第二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启后。教师在学生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能不能成燎原之势?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作适当补充,突破教学疑难。假如最先发明的不是珍妮纺纱机,假如珍妮机被发明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会怎样?为什么?这样就自然地将学生导入“动脑筋”问题。最后教师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教师在从第一目过渡到第二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珍妮机发明的历史中回到现实,从身边熟悉的工厂机器谈起,比如最早的机器是棉纺机器,随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机器诞生了,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其关键是机器能转起来,是什么力量驱动机器的转动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如人力、风力、水力、电力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灵活应变,巧设悬念,自然地将学生带回到二百多年前瓦特与蒸汽机的改良,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时代”。
4.教师在处理重点目内容时,可采用谈话法教学。从蒸汽机改良前后驱动机器的动力及其利弊开始对话,从师生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意气风发的积极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大胆揣测学生心理,也许有些同学心想:“我要是生活在二百多年前多好啊,说不准我也像瓦特先生一样有伟大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教师质疑后,学生的声音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认可,一种是不一定。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确认:也不是所有的生活在二百多年前与瓦特同龄的人个个都像瓦特那样有伟大的发明,瓦特之所以有伟大发明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跟他个人努力分不开。指导学生阅读,完成动脑筋问题。
5.接下来教师可调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教师层层推进地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循序作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生知道有关轮船、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后,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两个问题:①指导学生读火车想象图,启发学生对图像和现代火车的印象形成对照,明白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渐进过程。②组织学生讨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时无地不在享受火车为我们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铁路给人类社会还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参与讨论,主要由学生自由发挥。
6.课文最后一节可以作为教师小结内容,教师应注意本课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转变。解释清楚工业革命的影响。为后文教学埋下伏笔。
三、学法指导
1.学生学习历史要进得去,出得来。学会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的方法。比如本课涉及的发明家及其发明的机器,如果同今天的机器相比,当然算不了什么,甚至落后,但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时空观念,理清现实与历史的关系,认识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是现实的起源。
2.工业革命与以往学生学习的炮火硝烟的革命在理解上有些不同,是生产领域的变革,为减轻学生理解难度,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比如利用初中政治学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来帮助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再如为理解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就可以利用物理课上学习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的工作原理。
3.指导学生学会横向、纵向联系的方法,比较、对照历史,使学生能够比较灵活、系统、全面地感知、理解、运用历史知识。比如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面貌,学生较难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横向联系,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将闭关自守的中国转变为英国殖民侵略对象的。
四、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1.请你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答案提示:如果当时珍妮机是在中国发明出来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促使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了一场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从工业革命的条件入手)
2.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到启发,激起了他的探索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发明。你对这一说法怎么看?
答案提示:围绕本课教学目标答题。学生也可从观察与思考、现象与本质、习惯与成功等方面自由发挥。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班级为单位,分成四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一下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提示:略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汪洁安徽省安庆省教研室徐晓春)
参考资料
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这个术语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连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后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英国首先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
首先,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17~18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不仅在传统的毛织业,也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丝织、棉织等工业中进一步发展,拥有欧洲第一流的手工工场。它们规模大而集中,如:1736年,一家大呢绒工场拥有600台织机。生产技术有很大提高,如:18世纪中叶,金属加工已有500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锤。分工十分精细,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1776年,亚当·斯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723—1790)在《国富论》中写道:“分工的结果,已经使针的制造,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计抽铁线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磋锋者一人,钻鼻者又一人。但要钻鼻,已须有二三种不同的工作。搓之使利,擦之使白,乃至以针刺于纸上,纳入匣中,皆须一人分任。综合全部作业,可依此分为18种业务。有些工场,这18种业务,是分别由18个特殊的职工担任。固然,亦有时一人兼任二三门。我看见一个小工场,只雇用10个工人,各种业务,遂由彼等兼任。像这样一个小工场的必要机械设备,虽不甚完全,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12磅。以每磅中等针4000枚计,这10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4.8万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4800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漫说一日制造20针,就连一针,也不易制成。”在这种手工工场内,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日益专门化,为把手工生产转变成为机器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培养出一支熟悉生产过程,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发明和使用机器能力的熟练工匠队伍,成为工业革命的技术骨干。
其次,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赚取大量钱财。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英国到底得到了多少财富,无从精确计算,但是,据英国剑桥1962年出版的《英国经济的发展,1688~1959年》一书称,早在1688年,英国的国民收入就已经有10%来自海外。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打败了法国,法国被迫将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非洲塞内加尔的法国商站及除5个商站以外的印度法属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在殖民地大肆掠夺,据统计,英国在北美建立的哈得孙公司,1670~1720年间的财产额增加了8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57~1815年间,从印度掠夺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富,印度因而被称为是“英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其间,1770年,英国人在孟加拉地区,竟用囤积全部大米的办法榨取更大的利润,因而导致约一千万人饿病而死。1741年,英国人克莱武赴东印度公司任职员时,年工资只有5英镑,但全年的开支却要40英镑;他在印度想方设法进行搜括,1760年回国时,已经成为一名大富翁,携带25万英镑的巨款。回国后,他以贿赂手段进入议会,甚至还取得了爵位,以后,他被英国政府委任为孟加拉总督、驻印度英军总司令。为了鼓励英国人去殖民地掠夺更多的财富,英国议会下院还通过决议:“罗伯特·克莱武勋爵为我国立下了丰功伟绩”。
英国人还积极参与奴隶贸易,早先,英国只是向北美等地贩运黑奴,1713年,英国取得了向西属拉丁美洲贩卖黑奴的权利,一跃成为最大的奴隶贸易国,据1981年出版的《英格兰史》(J.Ridley著)统计,英国从开始贩运奴隶到18世纪的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共向美洲贩卖了五百多万名黑奴。通过奴隶贸易,英国大发其财。仅利物浦在1783~1793的11年间,就向西印度群岛出售了三十多万名奴隶,平均每年获利111.8万英镑。许多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用于国内投资,如英国著名的冶铁业大老板安东尼·培根,就曾在1768~1776年间,靠贩奴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投资冶铁业,成为冶铁业巨头。同时,由于奴隶贩子主要是把本国的工业品,如纺织品、玻璃制品、烟、酒、刀剑、枪枝和其他金属制品运到非洲出售,扩大了国际市场;然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出售,运回本国和欧洲需要的棉花、靛青和木材等工业原料,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奴隶贸易在英国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第三,圈地运动也对英国工业革命起了推动作用。15世纪末以来,英国贵族地主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小块租地上赶走,还霸占原来公用的草地、山林,赶走农民,用篱笆圈起大片土地,作为牧场,用来养羊,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虽然对农民很无情,但它在客观上却有利于英国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王室、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大量土地被拍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落入富有的资产阶级手中。此后,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通过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法令,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地主夺得土地以后,或是把土地租给资本主义农场主经营,或是自己进行资本主义经营。所谓资本主义经营,也就是农场或牧场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为了在市场上销售,即商业性农业或商业性牧业。于是,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业资本家。他们雇用工人,利用大农场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改进耕作制度,用四圃轮作制代替休耕制,对土地实行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量;同时,牛羊由放牧改为圈栏饲养,改进牲畜品种。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出口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粮食。如一位名叫威斯康特的英国人在自己的农场上采用轮耕法,把每英亩小麦产量从10蒲式耳(1英式蒲式耳等于36.37升)提高到24蒲式耳。又如罗伯特·贝克威尔采用科学饲养方法,1710~1795年间,使初生牛犊的体重平均从50磅增加到148磅,菜牛从370磅提高到800磅。据统计,1700~1750年,英国小麦和面粉的出口增加了近一倍。
(2)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离乡背井,到处颠沛流离,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6页)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中,农民家庭自己进行手工业生产,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生活资料,现在农业由农业资本家雇用农业工人生产,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就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同时,英国良好的自然条件也起了重要作用。英国是位于太平

洋航线上的岛国,拥有很多优良港口,去欧洲大陆和非洲、美洲等地都很方便,便于扩大海外贸易,为国内生产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英国国内的资源也很丰富。英国拥有煤、铁、锡、铜、石料和盐等宝贵资源,煤田分布很广、质量好,约克—诺丁汉至今还是世界十大煤炭基地之一。铁矿储量高,且多靠近煤田。(现在锡、铁矿已枯竭或无经济价值。)英国四周大洋环绕,拥有适于航行的河流:克莱德河、泰晤士河、塞文河、特兰特河、乌斯河、亨伯河,有不少良港:伦敦、布里斯托尔、利物浦、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水路运输便利,价格也便宜,使国内外市场联系密切。英国凭借海上霸权,从海外殖民地掠取廉价原料。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于棉纺织业
棉花最早在印度种植,后来传到地中海各国,14世纪又传到了佛兰德斯。16世纪末,佛兰德斯的一些工人移居英国,才把棉纺织业传到英国。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布主要从印度进口,被认为是奢侈品,包括王后在内的上流人士都喜爱它。而英国棉纺织业是在17世纪后经尼德兰(今荷兰)移民引进才建立起来的。由于兰开夏郡的气候,其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棉纺织工业,于是,许多棉纺织业手工工场纷纷在兰开夏开办;同时,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工业部门,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束缚比较小,这使得棉纺织业相对较易发展起来。但是,它遭到毛纺织业的排斥,又受到进口货的竞争,原料还需要从美洲进口,处境艰难,为求生存,迫切要求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也就是必须革新技术。它本身投资少、规模小,所需不过一个小工场和若干台花费不多的机器,像(著名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欧文,只借200英镑就办起工场。1700年,为了防止外国商品的竞争,议会颁布法令,严格禁止从印度、波斯和中国输入印花布。棉织品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为了提高生产率,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人都在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在棉纺织业领域出现了一个技术革新的热潮。1733年,织工和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这是棉纺织业中出现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用手拉动绳子,使梭子在滑槽上来回滑动,既省力,又加快了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只是改革了手工工具的一个部件,并不是机器的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可以同时纺出8根纱线的纺纱机──珍妮机,经过继续改进,可以同时纺出更多的纱线,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棉纺织业包括纺和织两个相关的部门。长期以来,纺纱工人工资低于织布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纺纱落后于织布的现象。1733年,机械工约翰·凯伊为织宽面的布,而发明了飞梭,结果出现了一个织工所需棉纱,得五至六名纺纱工供应的“棉纱荒”。“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甚至建议设奖金给予发明纺纱机者。据说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约1720—1778)因为偶然受到妻子的纺车翻倒在地的启发,约在1765年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它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轮子转动时,棉花可以不用手指帮助同时纺成16~18根棉纱。他用女儿的名字珍妮称呼这架机器。“珍妮机”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一般以此为工业革命的起点。本课插图《珍妮机》就是18世纪的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的发明
由于“珍妮机”要用人力转动,纺出的纱细而易断,1769年,理发匠兼钟表匠阿克莱特自称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他出生在一个人口众多而又贫穷的家庭,没时间学写读,很小就当学徒,但他经常从早晨5点工作到晚上9点,终年累月地琢磨着克服重重困难。1771年,他到德比附近的罗姆德福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因这里河水流量大而急,有暖流注入,冬季不结冰。到1779年,这厂有几千个纱锭并雇佣300个工人。1786年,他被国王授予爵士称号。
骡机
由于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比较粗,塞缪尔·克隆普顿将“珍妮机”的一部分和水力纺纱机结合,于1779年,发明了缪尔纺纱机(音译,英语mule,即骡,喻结合两种机器的优点。意译为“骡机”。)它可以推动300~400个纱锭,纺出细致而又牢固的纱线(见插图)。他说:“我在四年半以上的时间内,花费了我所有的时间、所有的智力以及我能以劳动得来的一切资财,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为织工们纺出好纱。”
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纺纱机的不断更新又使织布业落后了。肯特郡的牧师埃德蒙·卡特莱特认为,既然机器能用于纺纱,必然也可以推广到织布。他雇了一个木匠和一个铁匠(当时没有工程师,木匠、铁匠、钟表匠起着工程师的作用),终于在1785年,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此后,棉纺厂像雨后春笋沿着急流的河畔兴起,1788年,英国已有143座水力棉纺厂。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瓦特(1736—1819)出生于苏格兰,祖父是教师,父亲曾是熟练的造船装配工。瓦特从小身体虚弱,但酷爱学习,在学校里他的数学成绩特别优秀,因病退学后,坚持自学,钻研天文、化学、物理、解剖学,还学会多种外语。后来,因父亲经商失败,他被迫去一家钟表店当学徒。21岁时,到格拉斯哥大学当修造教学仪器的工人。1764年,大学委托他修理一台纽可门蒸汽机的教学模型,这是铁匠纽可门在18世纪初制成,只可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也不是第一台蒸汽机),虽被欧洲各国使用,但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瓦特决心改进它。他租了间地下室,四处借贷,利用旧机器,夜以继日地工作,屡屡失败,直到1768年,终于制造出耗煤量仅为纽可门蒸汽机1/4,效率却高出5倍,仍只适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这部蒸汽机不但吞吐烟火,而且动作古怪,被称为“恶魔”。以后,又经过20来年的不断改进,瓦特使蒸汽机变成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的动力机械。他曾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立了塑像。直到今天,人们仍以“瓦特”作为计算功率的一种单位。本课插图《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展现的是瓦特正在思考问题的形象和他发明的蒸汽机模型。
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
冶铁是英国古老的工业部门,但由于18世纪中期之前,始终用木炭做燃料,而森林砍伐殆尽,因此生铁产量很低,还要大量从瑞典等国输入。18世纪初,铁匠达比父子两代,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焦煤混合生石灰熔炼铁矿石的方法,1760年,工程师约翰·斯密顿制成强有力的鼓风设备,用煤做燃料冶铁,被广泛采用。1783年,工程师科特又发明“搅炼—碾压法”,除去生铁中的杂质,炼出熟铁,提高锻铁效率近15倍。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冶金新技术普遍推广,冶铁、采煤业迅速发展。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生铁输出国。1835年,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产煤国。随之,机器制造业也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19世纪20~30年代诞生了。
富尔顿
1765—1815,祖籍爱尔兰的美国发明家、艺术家,出身农民家庭,曾做首饰店学徒。在英国学习绘画时,结识了瓦特和一些对机械工程有兴趣的人,开始对有关船舶推进的新发明产生兴趣。1803年,他的第一艘汽船在巴黎塞纳河下水,还展出一艘潜水鱼雷快艇。由于没能引起拿破仑重视,1806年回纽约,1807年造出一艘长45米的蒸汽机船,用一台英国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驱动两舷直径4.5米的明轮,由纽约溯哈得孙河,抵奥尔巴尼。240千米航程历时32小时,而帆船需4昼夜。这艘船经加固加宽后,就是著名的“克莱蒙号”,是第一艘正式使用的蒸汽机船。
史蒂芬孙
1781—1848,英国铁路机车主要发明家。出身矿工家庭,没受过学校教育,19岁时操作纽可门蒸汽机,工余参加夜校学习并坚持自学。1814年,研制了一台蒸汽机车,能以每小时六公里多的速度牵引八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经过不断改进,1825年,他驾驶自己设计的机车,运载450名旅客,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达灵顿驶到斯托克顿。后来,各界人士请他修建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64千米铁路建成后,曾举行一次机车比赛,他的新机车“火箭号”,以时速58千米获胜。本课插图《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就是史蒂芬孙制造的“火箭号”机车。
欧美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以后,很快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那么,各国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到底怎样呢?这个问题,历来在史学界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出现的标志是在一个主要工业部门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如棉纺织业,而不是所有工业部门,如前民主德国的著名经济史家库辛斯基。根据这样的标准,他在《论工业革命问题》一书中提出英国的工业革命起止时间是

18世纪60年代到1830年左右;法国是从17xxx到1849年;美国是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是整整一个19世纪;俄国则是直到1917年工业革命还没有结束。另一些人认为,工业革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相继不断的出现,并在许多工业领域引起了连锁反应时,才能算工业革命开始了,如珍妮机发明以后,英国纺织业出现了一连串的机器发明和使用,并很快波及到了动力、冶金、采矿、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紧随英国之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是比利时,但是,由于比利时的影响较小,所以教材中没有介绍。根据这样的原则,有人把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俄国的工业革命时间大体定为:英国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法国是19世纪初至60年代;美国是19世纪初至80年代;德国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俄国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到19世纪90年代才算初步完成。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如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法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个别企业已经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19世纪20年代起工业革命发展迅速,60年代末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美国的工业革命几乎与法国同时开始,19世纪5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美国主要工业部门已经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大体完成,但发展不平衡,工业主要集中在北部;德国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70年代末,最终完成;俄国工业革命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到19世纪80年代末才基本完成。教材编者认为,对高中学生来说,起止年代宜粗不宜细,因此教材中采取了相对粗线条的说法。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的发展
19世纪40年代,在以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工厂生产已占据主导地位。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厂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纺锭总数比法国多三至四倍,比德国多十倍,遥遥领先于世界。生铁产量,1825年已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煤产量,1840年相当美、法、德三国产量总和的四倍多。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把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铁路发展情况简表(单位:千米)
国家1840年1870年1914年
奥匈帝国144611222981①
比利时33428974676②
丹麦07703951
芬兰04833683
法国4101554437400
德国4691887661749
意大利20642919125
荷兰1714193339
挪威03593165
俄国271073162300
西班牙0529515256
瑞典0172714360
英国239021558③32623
美国451084675410475
①②为1913年的统计数字③为1871年的统计数字
以上统计数字转引自[美]龙多·卡梅伦(RondoCameron)《世界经济史》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首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经济发展尤其迅速。19世纪40年代,在以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工厂生产已占据主导地位。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厂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纺锭总数比法国多三至四倍,比德国多十倍,遥遥领先于世界。生铁产量,1825年已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煤产量,1840年相当美、法、德三国产量总和的四倍多。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把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法、德等国也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后,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同时,工业革命也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身的发展。其中,最主要是推动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所谓自由资本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它是天赋权利哲学的继续和发展。在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已经提出了自由的口号,这时自由的含义都是针对封建专制制度而确定的。为反对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其他各种特权,它强调天赋人权,这些权利包括私有财产、人身安全、思想言论自由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18世纪后半期首先在英国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它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相适应。因为工业革命发展以后,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他们对政府的种种陈旧的框框束缚感到非常不满,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有力量凭自己的实力在市场上一争高低,过去,政府给某些大公司以特权,并进行保护的政策,大大约束了他们的手脚,他们希望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要求更多地参与政治。19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各国的工业已经有很大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资产阶级对维也纳体系下的专制与xxx非常不满,这促使自由主义在欧洲兴起,并成为19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自由主义学说包括社会和经济两方面。自由主义思想家主要有法国的邦雅曼·贡斯当、英国的耶利米·边沁和约翰·穆勒等。1776年,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创立了第一个政治经济学体系。其后,许多人对斯密的学说加以解释和发展,其中,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马尔萨斯的成绩最为突出。这些人的学说被统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自由主义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即他们发现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又坚持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创造的,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因此,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否定重商主义理论。李嘉图进一步提出,地租、工资和利润是制约经济发展的要素,三者成反比例运动,地租增长会降低利润,影响资本家的积极性,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要增长国家财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地主利益并废除谷物法,工人也要忍受暂时的困难。马尔萨斯则认为人口增长永远快于生产增长是一种“自然规律”。应该用“堕胎”(包括避孕)、“灾难”和“自我抑制”来控制人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经过不懈努力,19世纪中期,各国通过改革或革命,工业资产阶级陆续掌握了政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逐渐得以实施。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和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英国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时期。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印度是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典型国家,棉纺织业首当其冲。1818—1836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增加了5200倍。1850年,英国对印度棉纺织品输出,占英国棉纺织品输出总值的65%。殖民当局规定,英国输入印度的货物只收极低税,甚至免税,印度纺织品在本国销售,却要交极高的内地税。在英国棉织品冲击下,驰名世界的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著名纺织业中心达卡,人口从15万减少到三四万人。大批破产的手工业者挣扎在死亡线上。印度总督本廷克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殖民者还强迫印度农民种植棉花、黄麻、茶叶等作物,使印度沦为英国的农

业附庸。19世纪中期,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原因的探讨
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主要有以下六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故乡,是因为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前提。在政治方面。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具有世界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打击和削弱了大封建主的势力,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建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君主立宪政体、两党制和内阁制,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商业、航运和工业发展的政策,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方面。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把圈地运动、国债和税收制度、殖民掠夺及奴隶贸易等作为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累资本、形成雇佣劳动大军、开辟国内外市场和提供工业原料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经济前提。在技术方面。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比较发达,分工较细,手工业工人技术水平比较高。同时,在自然科学方面,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又在热学方面确定了冷却定律。波义耳用试验证明了气压升降原理,确立了气体定律,等等。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持这种观点有王荣堂(《世界近代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杨云、刘书林(《近代世界重大理论问题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和伊敏、张兹暑(《中外历史新编──世界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xxx版)。第二种观点从市场贸易、文化条件、政府措施以及精神因素等方面,阐释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第一,国外市场贸易对英国的技术和工业大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非奢侈品手工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是英国工业化的主要前提。第二,英国的知识和文化条件比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优越。第三,政府重视和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是这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必要保证。这些措施主要有:颁布专利法、禁止熟练技工出境、禁止工具、机器图纸和机器出口等。第四,精神因素是英国这次革命的极重要条件。这种精神因素主要是指17、18世纪英国中下层的商人、手工业者和作坊主的清教徒式的刻苦奋斗和创业精神。如阎康年(《三次技术革命和两次产业革命的历史经验》,《世界历史》1985年第4期)。第三种观点认为,以往人们从政治前提和经济前提探讨工业革命的起源是不充分的。在政治上,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商业资产阶级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大,但中央权力集团依然以土地贵族为核心,他们所颁布的经济立法连同残留的中世纪行会法规和商业垄断制度,严重阻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国家通过赋税制度和国债制度每年抽走了大量的潜在工业资本。可见,由土地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是推动英国经济起飞的杠杆。在经济方面,英国经济起飞的起点并不高于欧洲大陆各国。从自然条件来看,英国也不具备工业大国的条件。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这要从英国的不同于欧洲大陆国家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去寻找答案。第四,英国的社会结构所给予的科学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又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它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有利于加强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融合,使英国社会的科学能力水平,即对科学人才的吸引力,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在上述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超过生产力水平的需求增长直接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起飞。就英国国内市场而言,需求增长不仅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增长,而且决定于消费方式的变化带来的需求质量的增长。由于英国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界限模糊,社会的纵向流动和水平流动所受的阻力较小,这种社会的流动在消费方式上表现为模仿,消费上的模仿对需求产生的重要作用是奢侈商品不致被某些社会集团长期垄断,并且很快地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和通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变化还受到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劳工群众收入的增加的推动,从而使得消费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迅速增长和提高;需求的增加还受到城市化的推动,到1800年,城市人口已经占英国人口的25%。城市中经常性的交换活动使得大大小小的企业主直接承受着需求模式变化所造成的压力,迫使他们不断设法生产出更多数量的、耐用而廉价的标准化商品。国际市场的需求刺激是另一个推动力,特别是对殖民地贸易的迅速增长不仅为经济起飞提供了资本形成的来源,而且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结构,使棉纺织业成为经济起飞的先导部门。18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同时增长,对工业生产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压力,转折点到来了。这时,由于英国特殊的社会结构,经济起飞的条件已经提前成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求工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需求压力导致了生产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持这种观点有杨豫(《英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起飞》,《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第四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这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地理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相互交叉的结果。第一,世界上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在面积狭小的岛国,是因为英国有着近代工业文明缘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从地理环境来看,英伦三岛在地理大发现后,正好处于世界贸易的要冲和中转之地,使英国有着进行殖民地贸易和中转贸易的便利条件,它大大加速了英国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引起了对手工业产品的大量需求,成为刺激英国,惊醒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同时,英国环岛的海洋、密布的内河、诸多的良港形成了海河联网运输。在自然资源方面,英国拥有煤、铁、锡等宝贵的工业资源。在18世纪初,英国的自然富源成了工业文明起源于不列颠的原因之一。第二,不列颠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工业革命前,英国存在着与欧洲大陆不同的社会结构,即三层式社会结构:土地贵族──中产阶级──劳动者,由于存在着一个日益增大的层次复杂的中间阶层,社会各阶层或阶级间的界限比较模糊,社会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意味着社会的模仿性,而模仿性则促进社会消费模式的变化──从相互隔离的有等级差别的消费方式,向不受等级观念限制的比较自由的消费方式过渡。这就造成了一些过去只需手工生产就能满足贵族需要的奢侈品,变成了只有机器生产才能满足大众需要的日常用品,新的社会需求只有新的生产方式才能解决。另外,在较为灵活开放的社会中,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筹资兴业的阻力较小,掌握社会闲散资金的贵族和中产阶级上层也易于转向工业投资。第三,18世纪的农业革命也是英国工业革命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这场革命带来了两大重要变化:(1)逐渐消灭休耕地代之以作物轮种制,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2)进行了铁犁代替木犁、马耕代替牛耕的农具和农业动力改革。农业革命带来的粮食资源的增长,成为人口革命的因素之一,而人口革命成为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力。它一方面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后备军,更重要的是人口增加导致了对制造品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成为英国手工工场转变为大机器生产的强大刺激力。第四,外部世界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使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商业财富与工业投资发生了直接联系。另外,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刺激了技术革新和对工业投资的增加。许洁明持这种观点(《工业文明为什么起源于英国》,《世界历史》1993年第2期)。第五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来自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来自人们的贪欲。但是,贪欲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只有人的谋利动机转化为目标合理的社会行动,才可能产生工业革命的动力。据此,这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之一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结构具备以下条件:它既不压制人们的追求,又能把这种追求引导到目标合理的渠道中去。而英国恰恰具备三个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第一,英国从中世纪开始的政治发展过程中,诸种因素的汇集形成了一个对资本主义生长极为有利的政治环境。在中世纪,英国的王权始终受到贵族的抗衡,未能发展成君临一切的绝对力量。1215年的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开创了英国的自由传统。大宪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那就是承认伦敦等城市已享有的自治权,尊重市民利益,统一度量衡,保护商业自由等。这是商业精神的重大胜利。这次胜利的另一重大意义是使得孕育于封建社会结构中的贸易和工业萌芽得以在一个和它不相容的母体中成长起来。15世纪中期的红白玫瑰战争对英国的政治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旧的封建贵族衰落之后,新王朝依靠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建立了君主专制。这样,市民和商人的社会政治作用日益增长,他们的工商业活动不仅得到许可,而且得到王权的大力支持。最后,在17世纪,经过革命及光荣革命,英国摆

脱了专制王权的统治,而步入立宪政体之下。在这种制度下,有产者牢牢地掌握着政权,财产被作为自由的基本条件:但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经济的成长不会因有可能威胁到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受到压制。第二,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相比有着较为独特的社会结构。自16世纪开始,随着旧式贵族的衰落与中等阶级的兴起,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以三个社会阶级──土地贵族──中等阶级与工资劳动者为主体。并且,层与层之间并不十分明显,而是有相当大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对变化的环境作出较为灵活的适应和反应,并能适时地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来调整每个阶级自身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政治与社会结构,有利于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谋利动机转化为目标合理的社会行动。第三,在上述两个有利条件下,英国人形成了独有的工业民族精神。即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合理谋利”精神。“合理谋利”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创造新的财富以求致富,谋利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有利润意识的英国绅士经营地产,在生产活动中起“经理”的作用,并让经济杠杆来调节生产。“合理谋利”精神起源于新兴的市民等级。市民等级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它包括手工艺匠人、商人、雇工、作坊老板,以及所有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尽管市民仅占人口的5%~10%,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却构成为一个极有活力的重要群体。城市作为自由自治的市民社会,取代了原有庄园成为新的文明与经济的火种,它创造出一种可以引发农民的市场兴趣,把他们的富余产品出售到市场从而为自己增加收入的新机制,正是这种经济联系形成了国内市场,并产生了两方面后果:(1)促进了加工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最终产生出英国的民族工业;(2)孕育出一种与纯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系,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价值体系,才产生出工业民族精神。英国上层的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英国贵族与欧洲大陆国家的贵族有一种不同之处:他们虽享有政治特权,却不享有财政免税特权,这就迫使他们重视经济活动,想尽办法来改良农业生产,并经营工、矿、商业,以避免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中等阶级的竞争威胁,英国上层对经济活动的重视,也使他们易于接受“合理谋利”的原则。此外,宗教因素对英国“合理谋利”精神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英国本土宗教文化的最重要特点是:它将个人奋斗、发财致富与禁欲主义巧妙地结合起来。当加尔文教传入英国时,它便毫不困难地将这种新的宗教转化为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合理谋利的新形式的信仰。1688年光荣革命后,一批新兴阶级的思想家从科学理论的角度为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应有的地位,完成了“合理谋利”精神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化。霍布斯强调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利益,为了保护个人及他们的财产不受无政府状态的侵犯;洛克则通过劳动价值学说将私有财产与自由、平等一样列为不可转让的权力;斯密在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时,更加强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自由行动的权力。正是由于英国拥有上述三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持这种观点的有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以及陈晓律(《试论英国工业民族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齐世荣等人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持第六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最早发生在英国,除了英国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一般条件外,它还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英国殖民者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财富。第二,英国最大的优势,而且也是其他国家所缺少的,便是存在大量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这也是工业革命所必需的。第三,英国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也是其他国家不能望其项背的。在欧洲大陆受到迫害的加尔文教徒将英国视为避难所,这些加尔文教徒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而且有一种负责精神,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第四,英国还有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国内市场。第五,在英国,由于行会制度比较薄弱,所以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更可顺利地发展。第六,英国四面环海,多优良港口,公路和运河将各地联系起来,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本课参考书目
申漳著《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外国历史小丛书合订本:《外国著名科学家》,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刘笑盈著《精粹世界史·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王章辉、孙娴主编《工业社会的勃兴》,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以上《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