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教学计划 内容页

小学数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二十一世纪育师教育科学研究院在郑州举行的“中国教育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分两个部分进行,首先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开拓者与实践者张兴华为大家作了“絮话数学教学心理”专题讲座。接着,江苏启东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蔡宏圣和金水区农科路的学生展示了两节观摩课《小数的意义》和《认识方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兴华老师“絮话数学教学心理”的讲座。在两个小时的讲座里,张老师在针对时下数学教学心理学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少教师由于缺失数学教学心理常识,出现误读误用心理学概念等现象,重申了数学教学心理的重要性。张老师认为,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特点究竟怎样?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怎样的?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怎样按照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这些正是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所要回答的问题。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富有成效,多半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的原理、规律与实践的结果;经典的、引人注目的教学设计,在其背后往往都能找到数学教学心理学的内核。因此,深刻理解并正确利用数学学习心理显得十分必要。
正如张老师所说,近年来教育报刊发表的数学教学论文中已经很少有“数学教学心理学”的核心词了。只是经常会在论文中见到类似“表象”这样的词,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表象”就是表面现象,如“从表象看,……”“……这些都是表象,透过表象,其实质是……”。张老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表象是客观事物经过主体感知以后在头脑中所留下的形象。”怎么能望文生义说成是表面现象呢?还有人错误的认为“变式”就是变化了的式子!对这些词的理解是模糊不清,是很成问题的。其实对于“表象”和“变式”这两个概念我也是陷入了上面所说的误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是模糊不清的。
随后,张老师在说概念教学中,说到变式,常常还要说到“反例”。现在的教育心理学已把反例整合到变式中去了。张老师把变式和反例给我们通过教学片断进行了辨析,让我也有了深刻的体会。从概念中我们知道变式就是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不同的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认识分数”一课中的一个片段,在我看来也是觉得让学生动手实验得好,折出那么多的1/2、1/4等等,却不知道,张老师在这里两次运用了变式原理,而两次的着眼点不同,第一次用同一张纸,第二次用不同的纸。再比如学习垂直概念,张老师不仅提供垂直的标准式,而且提供垂直的各种变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垂线,不仅要画水平方向直线的垂线,而且要画出竖直方向的、斜方向的直线的垂线。这样学生对互相垂直就达到了概括化的理解。因此,掌握教学心理的老师在概念教学中就可以自如地普遍应用变式,不懂得教学心理的老师只能是依葫芦画瓢了。因此,我想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学习数学教学心理学,把我们的数学教学置于数学教学心理学理论的视角之下了,才能使我们的每一堂数学课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对于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反例就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之质变为与之形似的他事物,在引导与思辨中反衬和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中认识直径就充分运用了反例。师: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现在老师在圆上画直径,如果我画对的同学们就说对,错的就是错。老师先在圆上画了第一条线段,学生回答错,师问:为什么呀?生:因为线段没有通过圆心。师继续画通过了圆心但没到圆上就停了,学生又回答错,师问原因,生回答:因为虽过了圆心,但还有一端没有在圆上。师继续画第三条线段,当他另一端过了圆上学生马上喊对,但师故意又出头了一点,学生马上又纠正回答错,老师故意问:“一会儿对一会儿错老师给你们弄糊涂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学生笑着回答:“我们上当了,这一条也不是直径,它由一端超过了圆上部分了。”老师随即问:“那你们能说说什么是直径吗?”这时学生都能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的概念。这里教师故意出示非直径的反例,这样反向摩擦使得直径的本质属性分外鲜亮。
除了讲座的内容非常精彩,对我今后的教学有指导作用之外,张老师身上的那种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我。张兴华老师今年虽然已经75岁了,但他仍然精神矍铄,很有儒者风范,滔滔不绝,毫不倦怠。是什么让他看上去精力如此充沛?我想应该是内心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热爱与执着,深深热爱数学才能焕发如此的人格魅力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