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学校制度 内容页

镇沅直属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举。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根据普教发〔xxxx〕86号和镇教基〔xxxx〕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泽荣(校长
  副组长:杨忠元(副校长)曾国清(副校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以及体育老师
  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长:王勇(教导主任)
  副组长:周如刚(德教主任)刘学勤(少总辅)李方德(体育教师)
  组员:各位体育教师、音乐教师
  职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编排动作、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二、管理责任制
  1、领导负责制: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体育领导任副组长;校长、行政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制:
  (1)负责安排、音乐选择和制作、项目设计;(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普及项目培训。
  3、班主任负责制:
  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出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各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班主任的检查将纳入工作考核)
  4、跟班教师负责制:
  科任老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利用每日晨练的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做操;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各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跟班老师的检查将纳入工作考核,跟班教师为第二节课教师)
  5、少先大队部负责制:
  负责组织评比:(1)检查出操人数;(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3)检查出操速度;(4)检查出操质量;(5)检查每班所带器材情况;(6)检查活动是否积极主动;(7)检查班主任是否跟班,是否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6、指导老师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出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7)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不能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安全第一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值周、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2、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练于乐。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据,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特长,通过相应的训练,使爱好成为特长。活动注重学生个体特长的形成,又要注重班级特色、年级特色的形成。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四、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老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评月结”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党政工作团结一致,紧密合作,教职工全员协作,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唯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4、活动安全要求与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重大集会活动要统一校服。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5、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伤害严重必须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县教育局。
  五、活动评价方法
  班级评价:主要评价各班活动的参与面(要求参与面达100%)及班级文体特色的形成。其中,学生参与面40%,特色形成60%。分数与先进班集体评选挂钩。
  教师评价:主要评价教师组织参加、协调指导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表现。其中参与情况60%,协调指导的效果40%。
  六、实施内容与形式
  “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25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