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学校制度 内容页

学校发展规划

[基本情况]
学校是xxxx年6月新组建的一所新世纪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5.93万m2,建筑面积3.63万m2。学校初中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余人,住校生400余人,教职工122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中高级教师82人,地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46人,各级名师及培养对象76人。xxxx-2008年将是我校发展历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三年,最重要的三年,肩负着挖掘发展优质现代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历史重任。
[指导思想]
为确保学校建设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学校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坚持依法治教,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质量,提高办学质量,在总结办学经验和正确分析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xxxx-2008年发展规划。
[制定规划的依据]
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是形成我校办学思路的指导思想。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及“志存高远,超越自我”的教育理念,我校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校的现实基础,努力探寻学校发展最佳途径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教师素质精良化,人才培养优质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办学目标、“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和“事业型,育人型,综合型,科研型”的育师目标,完善校本课程结构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促进学校教学结构的多样化,在现代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探索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办学思想和发展策略]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校倡扬“志存高远,超越自我”的教育理念和“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宗旨,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追求培养有个性特长、富有科学素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也注重学生在德道艺术修养、人文科技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倡导培养具有成功心态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让学生学会用科学伦理眼光看待人生、自然和社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校重视现代科技教育,强调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学科技能,注重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注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注重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1、与时俱进不断调适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策略,规范教学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2、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三线三制”管理体制、教师聘任制、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
3、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4、依法办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完善人性化管理模式,创建和谐、文明、健康、安全校园。
5、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规模、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上形成特色。
[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
1、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形成有特色的教育管理方式,有效地调控和指导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重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校法制安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内化对学生的德育要求,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素质为目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教法上,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和创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导向机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完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办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着力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机制。搞好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做好课程研发,凸现创新和实践的重点。
4、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要积极推进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为主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变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过程中,探索办学特色之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校园宽带网的实际价值,发挥视听点播、辅助教学、远程资源共享等网络功能,创造有效的教育教学情境,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育效果。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科研,培育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加强青年教师和各级名师的递进培养。
6、进一步建设校园文化。一是要优化学校的人际心理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在学校管理中,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完善人,努力实现每一个教师的价值,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作用。二是健全学校的组织制度环境。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人的管理。学校运用激励理论,持续激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尊重教职工的个性化选择和创新性表现;并将严格的科学管理与高度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和实施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营造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环境,使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7、学校的组织管理和保障。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的监督作用;中层管理机构的职能由行政向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加强年级组建设;健全校各类规章与制度;全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沟通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增强学校与社区、家庭、上级行政机联系,争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