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多媒体让经典诵读有根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多媒体让经典诵读有根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长坪小学黄利荣
内容摘要: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学校积极开展优秀诗词诵读活动,还参加了省级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活动。然而,诵读过程中,引起家长误会,认为严重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其实质是在经典诗词诵读过程中,教师采取的诵读方式、方法、策略不当造成的。运用多媒体开展诵读活动,激发诵读兴趣,创设情景,优化诵读,开展诵读活动,让经典诵读有效,让祖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后继有人,代代传承,生出根,发出芽,甚至根深蒂固。同时,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积累知识,发展语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提高思想修养,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关键词:多媒体经典诵读兴趣传承有根
一场口水仗:中国利川网“市民直通车”中,为学生该不该进行经典诵读,曾掀起了家长、教师、本市经典诵读课题组专家三者之间的口水仗,争论时间长达一月余。家长认为:课本都学不好,还要学生诵读那么多经典,是严重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完全没必要;教师观点: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专家说,经典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开展诵读活动,使学生的思想、言行受到潜移默化,提高语言能力,要继承和发扬,让学生从小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静思三者的话,都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家长观点,他主要考虑的是“学业负担”问题。那我们何不就“负担”问题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让三者都无意见,又实现祖国优秀经典诗词的根脉不断,还促使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呢?笔者尝试了运用多媒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这一省级课题得到深入研究,家长乐意、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为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发生争论,就因为学生不愿意诵读,教师强制。于是学生告到了家长处。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与策略手段问题,是否调动学生诵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莎士比亚也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如在二年级开展《三字经》诵读活动。教师将三字经抄于黑板上,讲着空洞费力,学生听不懂,看着这些枯燥的文字,索然无味,哪有兴趣诵读,更谈不上记忆了。运用多媒体设备,从“昵图网”下载三字经图片,既有三字经的内容,又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还配有历史故事。像这样具体生动形象的内容从白板上一展示出来,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进来,不但能主动大声诵读,而且达到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目的。学生乐学,我们的经典文化才有可能生根,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经典诗词的学习也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教师道不清,学生读不懂,更不要说想象意境了。运用多媒体设备,把诗的意境通过图画、声音再现出来,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生动活泼地呈现经典诗词。诵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借助制作的PPT,出示图片:云雾缭绕的白帝城,美丽宽广的江陵,壮丽蜿蜒的长江,江边耸立着一座座的重山,学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早就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了,教师顺势引导诗中的地名,逐渐把学生带入诗中,在情景中理解,在理解中诵读,加之诵读时再配上古筝曲吟诵,更容易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了。在这样的诵读活动中进行经典诵读,学生爱诵读,易诵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经典诗词的浸润,中华文化之精髓深入学生,文化之根脉植入学生心中,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大有希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