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李镇西讲话稿

李镇西(著名的教育学者四川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学校校长,博士):
  今天的发言是一个命题作文,今天我们怎么做校长。我准备讲四个小问题:
  一、胸襟与情怀
  因为这个主题是我们怎么做校长,我从校长角度来讲,胸襟与情怀,作为一个校长应该有着怎样的胸襟和情怀。今天看到钱理群教授非常亲切,2000年的时候我曾经到钱老师的家里拜访,当时拿出钱老师的著作请他题词,钱老师给我写这么一句话,做有思想的教师。这么多年,一直激励着我,作为一个校长应该做有思想的校长。
  西部经济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我始终作为西部的教师也好,校长也好,千万不要自觉不自觉处于被怜悯、祈求,我们精神上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思想源于何处?我认为源于知识分子的尊严感和使命感。有时候我在外面做报告,谈教师成长,每个教师有知识分子自觉的意识,我们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的尊严和使命感。今天上午卢志文谈到教师有三个层次,积极性、责任感和事业心,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高的就是使命感。因为事业心更多是自己的一种热爱,使命感则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对于校长来说,应该有这样一个要求。我们这个要求不能要求每个老师,但从校长来说应该有使命感。
  在我看来,知识分子这四个字意味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作为一个普通教师,也许他一辈子都站在最基层的学校的教室里,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但这不妨碍他以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奋斗推动着中国教育的进步,进而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够要求每一个人只能做同样的选择。换句话说,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职业的态度。因此,我们尊重千千万万一线老师由于种原因对现行教育弊端的妥协,比如对那些至今还不能按时领到工资的老师来说,这样的妥协是一种生存策略。但是中国教育也需要一批来自一代把教育当做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饭碗的教育者。他们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往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该永远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之熊熊火炬。
  我再一次想到了陶行知。固然,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困难是陶行知时代所没有的,但陶行知当年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也是相当沉重的,他有时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其实,陶行知本来已经拥有了相当尊贵的社会地位和相当优裕的生活待遇,他完全可以很体面地在那个社会生活得如鱼得水。但是,陶行知硬是放弃了他所拥有的一切,惟一留下了他对中国教育所寄予的理想主义,然后脱下西装,奔赴乡村,用自己的教育探索,向那个风雨如磐的时代发出了呐喊,进行着抗争!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因此有了一些亮色,中国因此拥有了一位饮誉世界的大教育家!
  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人奉献给未来的中国?这是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答案是什么呢?我们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现代公民,这个答案不是我的答案,是陶行知在1919年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培养公民。
  作为西部校长来讲应该有精神的制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克服一些琐碎的困难,包括学校的建设,还要有超越的眼光,要有行而下的操劳和形而上的思考。如何营造精神家园,读书、上网,拓展自己的胸襟和视野,也许很偏僻,但通过一根电话线可以和全世界连接起来。“滇南布衣”是我很好的网友,他在云南偏僻的小学,只有12个孩子。我曾为这个网友专门自费到学校考察,到昆明坐汽车还坐了13个小时,见到他我非常感动。本来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偏僻的,非常闭塞的,那个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当然同时也就是校长了,但他的视野我看远远超过上海和北京的不少老师。靠什么?就是靠读书和上网,他的精神和一般人不一样。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的视野和精神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现在没有必然联系。西部学校的校长将有限的资金往什么地方投放?一个学校为什么一定要有水磨石地面,为什么要有塑料跑道,为什么要有瓷砖贴在墙上,为什么要有音乐喷泉呢,看起来这个地方很重视教育,其实我觉得钱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一个学校是不是现代化,不能看到有没有雕塑,钱最重要用在三个地方,教师的工资、藏书和信息技术设备。
  二、精神与制度
  这里的精神和制度是指民主的精神和制度。民主不仅仅是政治文明的精髓,也是现代教育的灵魂。民主精神既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制度。民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什么样的方式是民主的生活方式?自由、平等、博爱、妥协、宽容这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学校我们要营造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尊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