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活动反思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活动反思

本次送课我选取了《奇妙的声音》这一科学活动,主要是想通过对声音产生的体验活动,较完整的将科学“做中学”活动的理念及基本环节展示给听课的每一位老师,同时也想把我园的特色活动打击乐带给兄弟幼儿园

本次活动有两个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2、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由于是在师生双方陌生的环境中上课,因此备课时我重点考虑了乡下幼儿和老师的配合,以及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等问题。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本次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于是我在活动开始就利用手指游戏,拉近幼儿和我的距离,消除幼儿对我的陌生感。幼儿配合的很好,从而使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奇妙的声音》这个活动符合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从活动情况来看,孩子们能达到目标要求。

在《奇妙的声音》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环节。一、创设发现声音的情景。通过老师和幼儿玩《找小猫》的游戏,提出主题——声音,进而提出如何听到声音?如何保护耳朵?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使活动环环紧扣,过渡自然。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地被吸引过来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自然成为幼儿要提出的问题。在解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难点时,我通过让幼儿自己摸着自己的脖子声带处,想让幼儿通过感受说话声音产生的振动而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可能由于幼儿摸声带位置不对,以及幼儿年龄小,声带薄等客观原因,幼儿没有按照我的预想将声音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的这一结果说出来,于是我就及时进行调整,告知幼儿声音是通过声带振动而产生的。接下来我为了让幼儿能接受振动产生声音的道理,用敲击大鼓让大米在大鼓上跳舞的环节让幼儿亲自观察感受振动的存在。又一次引导幼儿突破“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难点。二、听听声音。让幼儿听听我准备的一些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声音的不同。活动前我考虑到乡下幼儿园的条件有限,于是我就把在我园活动中选用的一些生活中的材料改为一些打击乐器,让幼儿自选乐器玩乐器,让自己的乐器发出声音,尽可能的发出大的响声。这一环节在活动中掀起了幼儿兴趣的高潮,幼儿探究、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大大的激发。于是我就抓住有力时机,让幼儿汇报这样的声音好听吗?“太乱哄哄了”。“太嘈杂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噪音和乐音在玩得过程中被引出来了。三、如何使声音变得好听呢?既然噪音大家都不爱听,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幼儿在我的手势指挥下,听着生动的乐曲,有节奏的演奏乐器,一场小小演奏会又上演了。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活动中调动了多种感官,在看看、听听、玩玩中增长经验,在“玩”、“听”中,感受着不同的声音,并体验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所以他们真正做到在玩中乐,玩中学。在评价活动环节中我适时的给予幼儿鼓励,在活动结束时我给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幼儿都发了贴画以示奖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想这些孩子一定会记住曾经有一位老师让他们那么快乐。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我把主要重点放在让幼儿用我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上,使活动也存在了一些局限,如生活中的声音,自然中的声音等等都没有设计到,应当在拓展活动中让他们继续去发现,感知大自然中无穷声音的奥秘。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