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宣传标语 内容页

道德讲堂讲话稿:社交礼仪

  道德讲堂讲话稿:社交礼仪

  大家好!

  一、礼仪教育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等。“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就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礼者,敬人也。”“仪”,仪就是表达。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

  什么是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敬意、友好、气度。

  什么是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的尊重、祝颂、问候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什么是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二、礼的起源与演变

  关于“礼”,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有“礼仪之邦”、“华夏中国”之美称。“礼仪之邦”是说,中国古人有讲究礼节的风尚。明代朱衮在《微欢子》说,“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说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清代中期的宰相张英接到家乡的来信说邻居叶侍郎侵占张家三尺地而立墙,要求张英利用职权夺回这三尺地面。张英回信说,“千里寄书只为强,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接到书信后,退让三尺而立墙,使叶侍郎深感惭愧,也让三尺,于是修成了流传千古的“六尺”。 “华夏中国”的“华“指服装之美,故称华;夏是说古人如何注重服饰仪表,讲究礼节,礼仪等内容。孔子“温良恭俭让”则是文明礼仪的典范,而《周礼》则是有人类礼仪制度以来最早的着作。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人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

  (一)礼仪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从而认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对人类生活进行干预,于是对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同时,人们对自身的梦幻和祖先的更替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进而产生了对祖先的崇拜。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鬼神、祭祖先,形式是用礼器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鬼神和祖先的敬仰和崇拜,从而期望得到鬼神和祖先的保佑。于是,产生了礼仪。

  (二)礼仪的演变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礼仪,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它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征,成为贵贱、尊卑的准则。周代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提出了一整套礼制,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仪的内涵也由原来的祭祀天地和祖先,跨入了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在奴隶社会,尊君成为礼的核心,奴隶主用礼来树立自己的尊严和绝对权威,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此期间,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系统的阐述了礼仪起源、本质和功能。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忽视,非礼忽听,非礼忽言,非礼忽动”。“三礼”成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着作。

  封建社会 礼仪成为封建社会进行统治的工具,有些礼仪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奴隶社会尊君的观念,在此发展成为“君权神授”的理论体系。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将儒家的礼仪具体概况为“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完整的封建礼仪道德形成了。“三从四德”成为妇女的道德礼仪标准,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仪礼、丧服、子夏传》)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周礼、天官、九嫔》)。

TAG标签: 道德讲堂